閱讀歷史 |

第53章 法能圓寂 (第2/2頁)

加入書籤

山的老家只有一個小時的路程,陶瓷製造有千年歷史。舊稱安口窯,今名窯頭鎮,是甘肅四大古鎮之一。歷史上,這裡陶土、坩坭、煤炭資源豐富,累朝累代廣開窯口,全國各地逃荒避亂的陶瓷藝人常常來此安家立口,燒造的日用陶瓷聞名西北,“安口窯”之名即由此而來。幾經變遷,昔日的輝煌已經不在,如今走進窯頭鎮,只能看到一座座人去樓空、破敗不堪的舊廠房了。

一到窯頭鎮,看到這裡沒有一家陶瓷廠,只有街頭擺放著一些生活用品和花盆之類的陶器,葉無雙上前一問,連這些粗瓷都是從外地拉來的,葉無雙失望的對江山說:“這就是你說的千年古鎮,都敗落成這樣子了,手藝人怕都流失到外地了吧?這一趟算是白來了\",江山拍拍他的肩臂道:“葉大哥,我領你到一個地方去看看,窯頭鎮雖然已經敗落,但還有許多執著的手藝人在堅持,他們不願丟下幾十年的手藝去外面打工,建起了好多小作坊,還在燒製耐火材料,砂器之類生活用品,說不定裡面有高人呢?”。

江山領葉無雙到了一個佔地上百畝的廠子內,這就是原來的國營陶瓷廠,現在買給了私人,廠房內裝置門窗全被拆除買了廢鐵,只留下空蕩蕩的廠房,院子裡的積雪積雪有一尺厚,沒有人掃出一條路來,看來這裡好長時間都沒有人了,倆人只好原路返回,在街上問了人才知道,那些小作坊在後院,開有側門,江山就順著路人指的方向,進入了陶瓷廠的後院,看到院子裡是另一種景象,一排排簡陋的爐窯爐火竄的老高,幾個五十多歲髒兮兮的中年人在製坯、檢視爐火溫度,爐子上燒著暖鍋。見有人來,一個大叔熱情的迎上來,給江山和葉無雙發煙,以為是訂貨的老闆,當聽江山說找他問個事,大叔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失望。江山給大叔說了他的來意,大叔滿臉灰塵的臉上才露出了微笑,他請江山和葉無雙進了他滿是灰塵的辦公室,忙用抹布擦凳子,請江山和葉無雙坐下,還張羅著燒水,江山忙攔住他, 讓他不要忙乎,就拿出圖紙,問這個東西它能不能燒製,大叔看了半天圖紙,加上葉無雙的解釋,大叔連連搖頭說就是以前巔峰時的大廠也做不出這樣的東西,何況是這樣的小作坊,放眼全國的陶瓷廠也沒有幾家能做出這麼精細的東西,江山和葉無雙這次真的感到失望了。

大叔叫劉義仁,十幾歲就到了陶瓷廠幹臨時工,後來轉成正式工,一千多人的廠子說倒就倒了,後來他們都賣斷工齡,下了崗,閒了幾年沒事幹,幾個人合夥辦了這個小作坊,大錢掙不來,養家餬口還是可以的。江山聽了劉義仁的話,他為這些下崗職工感到悲哀,工作了一輩子,到頭來還得靠自己的雙手刨食吃。

看到江山失望的樣子,劉義仁也無可奈何,不過他向江山介紹了一個人,讓他去找這個人看看是不是有辦法。

劉義仁說的這個人是已經去世的杜大師的孫子杜安利,他傳承了爺爺的手藝,在千陽縣的一個工藝陶瓷廠,專門燒製高檔瓷板畫,做的都是精細活,對爐火的溫度和製坯都有豐富的經驗,現在是工藝陶瓷廠的技術副廠長,待遇是很高的,就看他有沒有辦法燒製圖紙上的這個東西。

江山想到的那個工藝大師就是杜師傅,小時候聽爺爺說杜師傅的瓷板畫很有名,被許多博物館收藏,沒想到杜師傅去世了,幸好杜安利繼承了爺爺的手藝,這讓他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

千陽縣離窯頭鎮也不遠,就七八十公里路,上高速就一個小時的事,感謝了王大叔,兩人在街上吃了碗牛肉麵,就趕向千陰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