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葉向高。 (第2/3頁)

加入書籤

葉向高面色凝重,心中五味雜陳。小皇帝此舉,意在何為?變法之念,豈敢輕啟?

然張居正之所以能行變法之事,全賴隆慶遺詔之庇護。而今,朱由校此舉,莫非亦有深意?

儘管他已敏銳捕捉到皇權更迭中變革的暗流湧動,卻心有千千結,不願成為那改革的急先鋒。

身為東林領袖,他深知身後陣營對張居正式變法的牴觸,猶如逆水行舟,恐將招致千夫所指,歸鄉之日,恐難逃門庭冷落,甚至汙穢相迎。

而今聖上垂詢,如何應對,實乃難題一樁。

他葉向高,文壇巨擘,自是不凡,遂決定以文會友,以墨傳情。

面對御筆,他心中雖有丘壑,卻也不得不委婉言之:“陛下墨寶,雖非鐵畫銀鉤之剛勁,卻也別有一番春蚓秋蛇之韻致,顯見陛下用心至深,唯腕力尚需時日錘鍊。”

終是,他妙筆生花,以狂草之譽頌楷書之美:“陛下之字,翩若驚鴻照影來,婉若游龍戲水間。”

語畢,君臣相視,微妙之情,溢於言表。

朱由校聞言,眉頭微蹙,心中暗笑:“此非草書,乃楷書也。”旋即釋然,知葉向高深意,非貶而贊也。

“朕好史籍,近讀宋史,有感而發,故書此句。葉老愛卿,面如冠玉,心似明鏡,果不負父皇‘匡扶社稷’之贊。今見真人,更覺風度超群。”

葉向高聞言,謙遜低首:“臣愧不敢當陛下謬讚。”

“言歸正傳,”朱由校揮手,直入主題,“禮部尚書孫如遊奏請修神宗、光宗實錄,朕已遣周嘉謨,然其文采略遜。

父皇曾言葉老愛卿有經緯之才,朕亦聞卿裁斷如流,善理國事。

故欲請葉公入翰林院,任總裁官之職,卿意下如何?”

葉向高一愣,修史重任突降,心中五味雜陳。

本望入朝為首輔,豈料轉而為史官。修史之事,繁瑣且敏感,需平衡皇權與朝野,況今朝臣多為萬曆舊人,一字一句皆需謹慎。

然皇命難違,泰昌之託尤重,他豈能輕易言拒?“臣願領命。”葉向高終是躬身應允。

“善哉!”朱由校滿意點頭,“即日起,葉向高加翰林大學士銜,專司神宗實錄編纂,所需資源,由內帑直接撥付。”

“老臣叩謝陛下隆恩。”葉向高叩首謝恩,心中已暗自籌謀,誓將史筆如刀,不負皇恩,不負蒼生。

葉老甫抵京華,未知居所安在否?”言畢,朱由校憶及魏忠賢提及葉向高數日前已悄然入京之事,遂關切垂詢其起居。

“稟皇上,臣昔日京邸尚存,可供棲身。”葉向高恭敬回稟。

“朕憶往昔,葉老愛卿離京已歷七載春秋。”

“皇上所言極是。”

“七載光陰,府邸恐已荒蕪,難以安身。”朱由校面露憂慮,轉問侍立一旁的劉興太監。

“皇上明鑑,大內大時雍坊尚有七宅空閒。”劉興應聲答道,對皇產瞭如指掌,皆因日侍君側之故。

適逢宮闈整肅,資產已重新佈局。朱由校遂命:“魏忠賢,為葉老愛卿選一佳宅,權作朕之賜贈,並賜婢女十名,僕役二十人,以表朕心。”

“奴婢領旨。”魏忠賢嘴角微抽,躬身領命。

葉向高聞訊,眉宇間閃過一絲驚異,連忙謙辭:“陛下厚愛,臣無功受祿,實不敢當。”

朱由校笑道:“葉老愛卿曾為首輔七載,勞苦功高,豈可輕言無功?朕若薄待,恐失天下人心。”

言罷,一錘定音:“此事定矣。”

葉向高無奈,只得叩謝皇恩:“臣...臣叩謝陛下隆恩。”

“葉老愛卿旅途勞頓,且年事已高,今日且作休憩。”

朱由校眼神深邃,輕擺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