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6章 又是一年春風來 (第1/3頁)

加入書籤

蘇星雲的大移民工程,在有效地緩解元朝不穩定因素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人口損失,而這直接意味著生產力的削減。元朝的稅源因此出現了巨大的缺口,這一缺口是難以填補的。與此同時,寺廟和王公貴族們的奢侈需求並不會因為財政困境而有所收斂。脫脫深知,向蘇星雲這個“肥羊”開刀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於是,在他的默許下,寶鈔的濫發悄然開始。這一行為導致民間大量財富蒸發,反而催生了更多的流民,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在蘇星雲的領地內,早就不再接受寶鈔。相反,他發行的金屬票據在領地內外廣受歡迎。金票據和銀票據這類保值物品被人們大量收藏。而在領地內部,鐵票據和銅票據也開始流通。然而,在領地外部,銅票據幾乎都被收藏起來,只有少量的鐵票據與銅子寶鈔一同在市面上流通。

這種現象正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儘管金屬票據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但對經濟原理一知半解的蘇星雲卻不敢隨意增發這些票據,因為它們是以糧食為基礎的。他擔心一旦出現擠兌現象,將會引發不可收拾的局面。畢竟,在這個糧食緊缺的時代,手中握有糧食才能讓人心安。

為了應對可能的糧食危機,蘇星雲在領地內地勢較高的地方修建了大量的地下糧倉,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為了防止老鼠等害蟲侵蝕糧食,糧倉內還灌入了氯氣進行消毒。每次取用糧食時,都會撒入熟石灰並進行通風處理。儘管耗費了巨大的精力和資源,但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手中有更多的糧食籌碼。在這個時代,餓死人已成為常態。過去,蘇星雲的領地較小,可以透過偷盜等方式解決糧食問題,但隨著人口的逐年增長,如何餵飽領地內越來越多的人口已成為他面臨的首要任務。

目前,黃州領地的人口已經達到飽和狀態,這主要是由於黃州附近的農田產量已經達到了極限。無論是修建水渠還是進行深犁耕作,都無法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至於土化肥,領地目前還無法大規模生產。因此,黃州領地採取了一種傳統的土地補肥方法,即在每塊土地上每隔一段時間種植一次豆類作物。農業組現在保留了大量的根瘤菌,用於豆類植株的拌種作業。雖然這種土法固氮的效果並不高,但總比沒有要好一些。

黃州領地的人口飽和給蘇星雲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如果沒有臺灣基地的支援,蘇星雲可能不得不提前發動擴充套件戰爭。這場戰爭有可能演變成一場全面戰爭。元朝的執政者並非愚蠢之輩,他們不可能看不出一個不斷向自己發起武力蠶食的勢力的危險性。如果這場戰爭不能徹底打疼、打怕元朝中央政府,那麼戰爭將永無寧日。

幸運的是,海外領土這塊原本無主的土地開始大量產出,能夠自給自足地為前來移民的人們提供糧食,無需主基地擔憂糧食問題。既然還能繼續耕種,蘇星雲決定繼續保持低調,蟄伏待機。任何一個處於上升期的勢力都不會輕易與外部勢力挑起爭端。不管外界如何喧囂,只要不觸碰自己的核心利益,最多也就是進行一些口頭上的爭論罷了。

正如後世的中國那樣,一個經濟、政治、軍事都在飛速發展的國家,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去和一個經濟發展緩慢的國家開戰呢?這樣的行為不僅會打斷自身的發展程序,還會給對方國家帶來團結統一的契機。如果要發動戰爭,也應該等到自己完全發展成熟之後,到那時國力相差懸殊,戰爭將會輕鬆愉快許多。

蘇星雲此刻將全部精力都傾注在了經營臺灣上,絲毫沒有挑釁元朝的意圖。作為首義反叛者的蘇星雲尚且按兵不動,那麼其他那些從他這裡購買大量鋼鐵農具的大小勢力自然也選擇了蟄伏。

由於流民數量的減少,缺乏了率先造反的炮灰,元朝這位主公的位置還是相當穩固的。然而,元朝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依然來自內部。荒廢的土地逐年增多,原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