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4章 撕破臉之淮河之戰 (第1/5頁)

加入書籤

此時統領元朝兩省十三萬討伐軍的是來自河南的賈敦熙。兩年前,他在雲南討伐一個土司時表現出色,迅速平定了西南地區的叛亂,戰績顯赫。然而,現在共和勢力竟公然反叛,元朝不再抱有以往投鼠忌器的顧慮。他們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將江南地區摧毀,也要讓反賊蘇星雲付出應有的代價。

元軍的先鋒部隊已經在淮河北岸排兵佈陣。共合軍這邊也是嚴陣以待,全力以赴。蘇星雲麾下擁有眾多戰爭經驗豐富的軍官,如何成、何峰、朱自籌等,他們此刻齊聚一堂。經過深入的討論和商議,這些軍官們一致決定要在這一戰中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擊潰敵軍。

然而,戰場上的現實是殘酷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會輕易讓你圍殲的愚蠢敵人。面對這樣的局勢,共合軍只能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於是,他們決定派出大量精銳騎兵,對元軍實施騷擾作戰,以分散其兵力,打亂其部署,從而尋找戰機,爭取戰場上的主動權。

這場戰爭的硝煙已經瀰漫在淮河兩岸,雙方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激烈對決。

現在,淮北地區已經開始了一系列小規模的騎馬射殺衝突。夜晚時分,元軍大營中的賈敦熙看著騎兵的戰損報告,臉上露出了深深的焦慮。

在靠近淮河的戰場上,他們已經損失了兩千名騎兵,而敵方的戰損卻低得驚人。具體有多低呢?他們的部隊沒有帶回任何敵軍的首級,至於手下報告的“力戰突圍斬敵數百,混亂中無法統計殺敵人數”的說法,賈督師選擇了自動過濾。實際上,透過對生還的作戰騎士的詳細詢問,他得知敵軍使用的是一種類似突火槍的火器,這種武器威力巨大,而且只需一人操作。

由於對敵軍的戰術和裝備瞭解不足,賈督師決定將部隊駐紮在淮河北岸的潁上縣。這一決策讓共合軍感到意外,他們原本希望這場戰鬥能夠迅速結束。但現在,元軍卻停在了這裡,不肯繼續前進。

共合軍的主力軍隊因此被長期牽制在這個地區,這不僅給後勤補給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而且一旦江西、湖南、四川三地的元軍有所行動,整個共合軍的後續作戰計劃將會受到嚴重干擾。如果不能保證一個月後的戰爭所需的物資供應,那麼原計劃在京津地區的軍事行動可能不得不推遲一年。

在這種情況下,共合軍的高層開始重新評估戰場形勢,並考慮是否需要調整戰略,以應對元軍的這種拖延戰術。同時,他們也加緊了對敵軍火器的情報收集工作,希望能夠找到對付這種強大火器的方法。戰爭的迷霧依然籠罩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雙方都在為接下來的交鋒做著準備。

在一群直腸子的軍人中,他們對如何打贏戰爭的技術問題了如指掌,然而,當面對如何誘使猶豫不決的敵軍南下時,這些年輕的軍人卻顯得束手無策。這種情況的出現,其實都與蘇星雲有著莫大的關係。蘇星雲向他們灌輸的軍事理念是正面交鋒,直接攻打敵人,而對於古代那些謀略則不屑一顧。

事實上,蘇星雲所倡導的這種軍事教育模式,與日本陸軍大學的做法如出一轍,都是在權威之下培養出的盲目追隨者,這也導致了學員們的思維變得僵化。不過,蘇星雲並非像日本陸軍元老那樣的頑固分子,他有著自知之明,因此,在面對他人的意見時,他還能保持虛心接受的態度。正當蘇星雲和共合軍上下都為當前的這種戰略僵局感到頭疼不已時,王天柱——這個外貿組的組長,一個精明過人的人物——卻想出了一個破局的方法。

在賈督師率領的元軍與共合軍隔著淮河對峙了三天之後,一些關於元軍的流言開始在民間流傳開來。這些流言版本眾多,但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無非是兩種:一種是說賈督師的前鋒部隊在與共合軍的交戰中遭遇了慘敗,現在因為畏懼敵人而不敢再向前推進;另一種則是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