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2章 對手的成長 (第1/3頁)

加入書籤

在中國北方的廣袤大地上,六十門輕型火炮正對著某個陣地進行猛烈的炮擊。實心彈在土地上留下了一片片灰幕。這是元軍最新研發的火炮,面對共和的強大炮兵,元軍深知自己在射程、威力和數量上都處於劣勢。如果進行正統的炮戰,元軍的將領們一致認為自己的炮兵會迅速被共和的榴霰彈所摧毀。因此,元軍採取了另一種火炮發展方向。

這種新式火炮,裝彈五斤,射程可達1200米,由兩匹馬牽引,能夠快速機動。它成為了配合元軍騎兵突擊的新式武器。北方的幾支被元廷視為嫡系的軍隊已經裝備了這種火炮。這種身管長1.7米的火炮,能夠隨騎兵快速移動,被北元稱為“鷹炮”。目前,這種火炮已經制造了一百多門,元軍將領們希望它能像高原上的雄鷹一樣迅速打擊敵人。

火炮的使用不僅改變了元軍的戰鬥方式,也深刻影響了元朝的城市面貌。原本元朝的人口聚集地與中世紀的歐洲相似,人口密集導致城市中糞便堆積如山。然而,隨著火器時代的到來,硝土變得緊缺。共和的糞堆積硝法傳到北方後,這項技術迅速普及。現在,北元的大城市衛生狀況大為改善,城市外設有專門的積硝地點。北元利用大量人口和牲畜,將這項技術規模化應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黑死病的東擴。

目前,北元進行如此多的鷹炮射擊,是為了進行一次實驗。被轟擊的陣地上佈滿了人為挖掘的溝壑。炮擊結束後,元軍派人檢視,發現溝壑中捆綁著許多牲口。他們檢查了這種密度下的炮擊對牲口的殺傷效果,結果令元軍滿意。溝壑能夠抵擋實心彈的轟擊,雖然無法實驗榴霰彈的效果,但七王爺對這一發現頗為滿意。

在北方元軍的眾多將領面前,七王爺稱讚道:“察汗啊,虎父果然無犬子,王保保此次南下帶來的避炮之法,功勞甚大。”察汗謙虛地回應:“七王爺過譽了,這只是守城之策,南下消滅反賊還需大元將士們忠勇拼殺。”王保保也表示:“此法是卑職從敗將莫日根手下的殘兵手中得知,溝壑避炮只是保全之策,末將無功。”七王爺隨後賞賜了他們。

北元獲得的戰壕避炮方法在野戰中實際作用有限,因為北元的戰術是依靠快速佈置火炮和騎兵突擊。這種方法依賴於迅速集中火力突破敵人的薄弱環節,而不是進行火力飽和下的陣地爭奪戰。目前,只有共和與北元具備動員大量人力挖掘戰壕的能力,但元軍的火力還無法迫使共和大規模挖掘戰壕。

對元軍而言,騎兵放棄機動去挖戰壕無疑是自斷一臂。然而,七王爺之所以興奮,是因為這一方法給大都的貴族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在家中挖地道以躲避炮火。於是,在北方,蒙元貴族在家中挖地道成為了一種時尚。

北方的元軍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作戰方式,而南方的方家軍也在探索自己的戰鬥模式。面對亦敵亦友的共和國,方家軍選擇了模仿的道路。在方家軍的大本營台州,一家水力鑽坊中,金屬屑四處飛濺。這裡是方家軍制造熟鐵槍管的場所。目前,方家軍裝備的是前裝旋轉重型燧發槍,使用米尼彈。這種技術在科技上並不先進,但對於充滿進取心的方家軍來說,只需向共和國打聽一二,便能集合旗下的工匠們完成製造。這種武器已經足以對共和國造成可觀的傷亡。

方家軍還曾嘗試製造雷汞火帽,但由於缺乏硝酸工業,這一嘗試並非幾個工匠帶著學徒就能完成的。幾次試驗雷汞的生產過程中發生了火災,導致四十名工匠傷亡,最終迫使方家軍放棄了這一不切實際的想法。因此,他們轉而採用遂髮式點火,如今方家軍已經擁有了上千支這樣的火槍。

公元1350年九月末,一支嚴格按照從共和軍傳來的步兵操典訓練的新式方家軍建立了起來。這支軍隊共有五千人,組成一個師,裝備了一千兩百杆自制火槍和五十門輕型帶膛線的銅火炮。他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