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5章 修路與養兵 (第1/3頁)

加入書籤

巡撫衙門。

董映雪端著點心走了進來,望著那專心致志的夫君,董映雪也不忍打擾,準備轉身出去。

“娘子,大哥的事現在怎麼樣了?”劉卓突然開口道。

“你這段時間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就別操心大哥的事。我早已出嫁,併為人婦,操那份心做什麼?”

見媳婦一副心煩意亂、悶悶不樂的樣子,劉卓猜測應該與遼州的回信有關。

“看來這裡面還有故事啊。”劉卓笑呵呵的說。

“你這次去皮島、長生島順利嗎?”董映雪換了個題,關切的問著。

“李有為與毛文龍等人都很配合,所以就提前回來了。下個月長生島那邊提供一千人為明年的修路準備。明年,長生島提供兩千人,皮島提供三千人,這六千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安排啊。”

“明年,登州府還會有一批百姓服徭役,這協調、溝通確實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看來,我是對這些地方政務還是不擅長。這事交代給知府衙門合適,你覺得怎麼樣?”劉卓扭頭望著媳婦說。

“地方上,確實長期處理這種事情,交給知府衙門沒問題。”董映雪肯定道。

“明日,我就給魯廷彥送過去,讓他也頭疼一番。不能到時候政績是他的,我操心。”劉卓瞬間便精神奕奕。

“走吧,別在一直書房待著,出去走走。”

“好。”

“你近日花費大量時間在這水泥路上,會不會被人抓住把柄,讓人彈劾了。畢竟,修路與你練兵沒有一點關聯。”董映雪有些疑惑。

“如果沒有前段時間後金送來的福利,我還真不會修這個路。修這個路一方面是為了掩飾范家送的價值一百萬兩的貨物、銀子;一方面也是為登州百姓做一些貢獻。”劉卓思考片刻後說道。

“登萊二州,每年提供的那些銀兩壓根就支援不了養兵,若不是集市建立起來收了些稅銀,估計就得自己出錢了。再不多開幾處財源,這養兵能把人耗死。真不知道大明朝邊軍五六十萬,是怎麼湊足餉銀的。”劉卓感覺有些吃力。

“朝廷養兵靠的是全國之力,肯定與登萊不一樣。如果沒有那麼多的銀錢,要不就過段時間,等銀糧充足再行募兵。”

“再說了,你打仗不是善用火器,你可以在火器上多下功夫啊。”董映雪提出建議。

“不妨事,明年就會有有轉機,車到山前必有路。”劉卓拉著媳婦的手說道。

明朝發給士兵的糧餉,經歷了發放實物、實物與餉銀結合、後期多數發銀兩,也發少量的實物。

明初時候朝廷大力推行衛所制,結合軍屯,衛所計程車兵平時耕種,閒暇時訓練,戰時征戰。即便是衛所制尚未崩壞的時候,衛所士兵依舊不能自給自足,也就開始給士兵發放糧米。

洪武年間,騎兵月糧二石,步兵月糧一石。即便是發放了糧食,多數計程車兵也過的很差,不僅要打仗賣命,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得過著刀口舔血日子。

此外,伴隨著大量的軍屯被將領與豪強霸佔,衛所制也逐漸崩壞。隨後,朝廷基本就以募兵為主了。

但是每次朝廷發放餉銀,中樞六部的官員的至少得截留幾成,還有將官的壓榨,發到士兵手上的銀兩便所剩無幾。

總的來說,一個普通士兵一年所耗費的白銀大概在十八兩至二十四兩之間,不算其餘的實物。

劉卓自萬曆年間養的四千重甲衛,算上各種實物補助,每個士兵的花費大概在每年三十兩左右,輕甲衛就少一些。上述的這些還不算一日三食的耗費,各種肉類水果蔬菜等。

復州一戰,從朝廷這邊獲得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官職,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好處了。可以說,一場復州大捷,將劉氏商行十多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