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9章 明惠宗朱允炆 (第1/1頁)

加入書籤

簡介

明惠宗朱允炆歷史被稱為建文帝,他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的二兒子。前後總共在位四年。1377年12月5日出生於南直隸應天府上元縣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

如何登基

由於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而朱標的大兒子朱雄英又死在了朱允炆的前面,而朱元璋又實在是喜歡朱標,愛屋及烏,最終選擇了朱標的二兒子也就是朱允炆成為皇位的繼承人。

朱允炆從小就很聰明,而且和他的父親一樣,寬厚仁慈,所以在朱標去世後,被朱元璋確立為皇太孫,成為皇位的繼承人,隨後在1398年閏五月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朱允炆即位。

登基後所作所為

朱允炆即位後,提拔了三個心腹大臣,分別是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卿,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後,卻又大肆封賞朱姓人,認為自家人靠得住,別的人終究靠不住,於是到朱允炆的時候,大小藩王多的是,其中尤其以,秦王,燕王等九大王鎮守東南西北。都是跟著老子打天下的人,突然侄子坐上了皇位,自己還要整天叩頭謝恩,這些邊塞王自然就不樂意了。開始尾大不掉。

於是朱允炆就在這三個紙上談兵的儒生的建議下開始了削藩。最終引起了各個藩王的逆反,剛開始都是一些小王,削藩還算是成功,比如齊王,代王,但是削到燕王朱棣的時候,出問題了,朱棣就進行了反抗。最終在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師抗命。打起了清君側的名義。最終在1402年五月二十日,主動率領部隊到達了長江北岸的南京龍江驛,朱允炆所用非人,到這個地步已經無力迴天,沒辦法的朱允炆派遣使者前去求和,希望和朱棣談判,以割地來進行停戰,最終朱棣沒有同意,於是朱允炆頒佈勤王詔書,但是並沒有什麼人響應,想想也是,權力都被他的爺爺封給各個叔叔了,你這一上臺就要搞各個叔叔,人家能來救嘛,誰會腦袋瓜子灌水啊,所以不僅沒有得到響應,谷王和曹國公兩人還直接開了城門迎接朱棣。於是京城就被攻陷。

如何死亡

隨著燕軍的進入,在南京城進行了一場近距離的肉搏戰,最終導致皇宮大院起了一場大火,燒死了好多人,這些被燒死的都沒辦法辨認,活著的太監們就指認說是皇帝,皇后和長子朱文奎都死在了這場大火之中。

歷史名人評價

山東大學教授晁中辰這樣評價建文帝:建文帝繼位後,在短短四年間進行了內容廣泛的革新,有得有失,一改朱元璋重武輕文的傾向,優容文士,提高其品級;他寬刑省獄,平反冤案,改變了動輒誅殺的嚴酷的政治空氣;他減輕賦稅,解決“江浙賦獨重”的積弊,頗得民心。但他“銳意復古”,甚至要實行井田制,對官名、宮名、殿名等仿周禮頻繁更改,徒增紛擾。尤其是對威脅最大的所謂“藩王之害”,他未能果斷處置,在“削藩”問題上連連失誤,因而丟掉了皇位,致使那些很有意義的革新措施也未能有效推行

作者評價

關於建文帝的歷史故事很多,他也算是承接兩個最多的故事的皇帝,一個朱元璋,一個朱棣,所以繞不開他,他如果一直做下去,按照他這執政四年的情況來看,應該也能算是個仁君。但是他失敗主要用錯了人,並不是他用的人是奸臣,而只能說儒生誤國,新增了一個真實的案例。

關於他的去向也是傳說很多,傳說最多的就是他沒有死,而是去做了和尚。事實真假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明確定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