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80章 出兵匈奴 (第1/2頁)

加入書籤

南匈奴現有人口五十萬左右,這個是於夫羅當初離開匈奴時的資料,兵力目前暫時無法統計,因為匈奴人只要有弓馬便可算兵丁,甚至婦孺老弱也能上馬殺敵,按五十萬人口算,人家搞出十幾萬兵馬都是沒問題的。

目前控制區域有定襄郡、雲中郡、五原郡、朔方郡、上郡以及西河郡北部地區,還有一些部落分佈於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鄂爾多斯高原,甚至有的佔據了涼州的北地郡。

當年南匈奴休屠各胡反叛,南下入侵西河郡,休屠王及其部眾被呂布斬殺,死者數萬人,匈奴人被嚇得夠嗆,這幾年即便鬧災荒,即便有人邀他們一起入侵併州,他們也不太敢來捋呂布虎鬚,實在窮得沒辦法,也只是在邊境打一打秋風。

匈奴孱弱至此,按理說早該出兵把這個隱患徹底解決了,然而匈奴人弓馬嫻熟,各部兵馬散居於河套地區各個地方,幾年前新單于骨都侯病死,各部落群龍無首,四處分散,亂做一團,不好剿是一個原因。

另一原因就是匈奴騎兵的機動性實在太強,他們是遊牧民族,打不過就跑,等你走了他又回來,呂布先前兵力不足,難以在每個地方都派兵駐紮,才會一直拖著南匈奴問題。

這一次之所以決定出兵,是想趁著尚未和公孫瓚開戰的這個空隙,將後方安定下來,出兵計劃也不是臨時決定的,在夏收剛完成時,呂布便和張茉商議了此事,定下的最初方略是先逮著其中一兩部殺雞儆猴,然後直搗匈奴王庭,建立新政權,再招納分散各部。

至於會有多少人回來接受統治,多少人繼續遊走抵抗,那就不得而知了,只能打下王庭後再視情況制定新的作戰計劃。

定下計劃後,軍令傳達下去,以幷州軍司令張遼為主將,於夫羅、張楊以及新歸入幷州軍的閻行為副將,郭圖為軍師,另有軍事助理司馬懿、龐統、諸葛亮隨軍實習,整兵一萬,其中騎兵六千、步兵四千,分別自太原、西河郡發兵,在瀾縣彙集後再渡過黃河。

之所以選擇這條比較遠一點的路線,而非從雁門直接向西渡河,是因騎兵渡河本就不易,雁門西邊渡過黃河便是匈奴王庭,從那裡渡河必然會遭到對面匈奴騎兵襲擾,造成不必要的人馬折損。

而西河郡瀾縣早已經是唐國治下,在自家境內渡河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張遼用了一天半時間渡過黃河,修整半天后便開往第一個目標,上郡治所膚施縣。

膚施縣有黃河支流奢延水流經,北面還有一條小支流匯入,兩條河流給這裡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和肥沃的河谷平原。

秋日,奢延水南岸的胡楊林鍍上一層金色,白鷺漫步飛翔其間,綠頭野鴨在澤中覓食,北岸廣袤的草地裡,有牧民在放牧牛羊。

“如此好的土地,匈奴人竟然拿來種草?”

三日後,張遼軍抵達膚施縣,看到的便是這樣一番景色,司馬懿忍不住感概了一句。

於夫羅解釋道,“我們匈奴人雖然在兩百多年前便歸附漢朝,很多人也會說漢語,穿漢服戴漢冠,也有種地,但更多人還是喜歡放牧。”

他指著河谷北岸的一大片草地,“這裡前幾年還是耕地,不過這些年戰亂太頻繁,大家覺得種地不如放牧保險,很多耕地才會退化成草地,不過現在我覺得,還是種地更有保障,等平定了那些叛徒,我要讓這裡全都種上水稻。”

司馬懿又問道,“若是靠放牧,這一片草地根本無法養活一城人吧?”

於夫羅看了他一眼,笑道,“這就是你不懂了,我們匈奴只有貴族和首領才住城裡,比如這個佔據膚施縣的吉布魯部落,首領吉吉爾帶著他的家族及親信士兵住裡面,其他牧民又分成一個個小部落,分散在這周邊其他地方或放牧或種地,每年定期來向吉吉爾繳納賦稅即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