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知所措 (第1/3頁)

加入書籤

自從在九十九泉遭到了金兵的夜襲,衛王護思率軍撤退到了玉女關。在玉女關駐紮了約十來天,晝夜戒備,不敢絲毫懈怠。

後來,耶律護思奉天祚帝旨意,又向西撤退到了青冢寨,北院樞密使、蘭陵郡王蕭得裡底,同知北院樞密使蕭查剌護衛著天祚帝撤退到了距離青冢寨不遠處的漁陽嶺,此處地形險要,且兩軍一南一北,形成了犄角之勢,金軍一時間難以逼迫。

天祚帝被金兵嚇破了膽,覺得漁陽嶺仍不安全,遂使蕭得裡底與蕭查剌留在漁陽嶺駐防,自己率領親軍逃入了豐州與雲內州交界處的夾山。

青冢寨名字中雖有個寨字,然其地卻並無多少民居。傳說漢代王昭君死後葬於此處,墓體形狀如同覆鬥,經年累月之後,墓體之上滿布了青草,因此民間又俗稱做青冢。

大概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世人圍繞著青冢,曾形成過一個繁榮的聚落,或是從內地遷居於此的農人,或是南北行腳的商旅,他們圍繞著青冢或定居或歇腳,逐漸把此地建成了一個塞北之地難得一見的村寨。

這個村寨繁榮了數百年的時間,大約在中唐時期,隨著中原地區的不斷戰亂與塞北牧民的大量西遷,青冢寨也逐漸地落寞下來,輝煌不再。人丁也漸漸流失,最終成為了一個了無人煙的冷清所在。

又經了百餘年的風雨侵蝕,這個曾經繁榮的聚落,只剩下了一堆的破磚爛瓦與殘垣斷壁,嗚咽的西風,在空蕩蕩的街坊間穿過,時常響起淒厲的哨音。

及至大遼崛起,一統北方的時候,青冢寨更加殘破得不堪入目,許多殘垣斷壁都已經倒塌,曾經的屋宇街衢輪廓幾乎難以再見,只剩下了佈滿了黃沙青草的柱礎臺基,還在訴說著此地曾經的熱鬧。

繁榮雖已遠逝,青冢寨這個名字,卻在牧民農人的口耳相傳間流傳了下來,一代又一代,直到小郡主耶律鶯珠跟隨著父王護思的大軍進駐到這裡的時候,人們對這個落寞的廢墟,都還在以青冢寨稱之。

自打把張夢陽派出去了之後,護思與鶯珠父女一直都在等候著燕京方面的訊息。令他們感到不安的是,張夢陽去了一個多月,燕京那邊都還沒有一丁點訊息傳來。

小郡主計算著追雲駒的腳程,從玉女關到燕京,頂多也就七天的時間而已。把密信送到燕京,然後再從燕京返回,這一往一還也就是半個月足矣,再把意外耽擱所費的時間計算在內,無論如何都不會超過二十天。

可這一個多月都過去了,仍不見有張夢陽的音信傳來,衛王護思未免心下有些焦灼,小郡主鶯珠心下則未免有些擔憂與牽掛。

在這到處兵荒馬亂,改朝換代的年月裡,衛王倒不擔心這個名叫張夢陽的小子會遇到了什麼不測,像他這樣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子,在他的軍中要多少有多少,死就死了,又有什麼打緊?

要緊的是,藏在他身上的那封密信,如果落在了他人手上,實在是大大的不妙。雖然他在那封密信的落款處並未署名,但依照那封信的內容和筆跡來判斷,有心人是不難發現乃是出自於他手的。

假如張夢陽真的身遭不測,那封信落在了別有用心之人的手上,實在會給他護思帶來無窮的麻煩。不管那人是遼人也好,金人也好,吏民也好,盜匪也罷,若是果真用那封密信以做要挾,向他護思來恐嚇敲詐的話,還真的是不好對付。

小郡主鶯珠的擔憂卻是與之不同,她主要是擔心張夢陽本身的安危,只生怕路上的盜匪與金兵會壞了他的性命。至於那封所謂的密信,她倒不怎麼擔心會落到別人的手上。

在她看來,假如張夢陽真的命運不濟,不幸為他人所害的話,害他之人也必是圖他身上所帶的錢財與他胯下的追雲駒,豈會對一封尋常模樣的書信感興趣?

再說路上可能遇到的那些個兵匪盜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