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章 到家 (第2/3頁)

加入書籤

人後頭,乖乖喊人,她覺得自己臉都要笑僵了。

不過她也理解,再有兩天就是小年了,陳一凡老家這塊重視小年祭祖,家裡有在外打工的親人,只要不是實在走不開,不然都會這個時間點回來,各家各戶都盼著呢!

走到老宅,陳父和陳母都已等在門口,陳建國和陳建軍加快了腳步,喊了聲,“爹!娘!”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餓了吧,飯都做好了,趕緊上桌吃飯吧!”陳父雖然也想兒子,但到底是文化人,還能忍住,維持體面。

陳母就顧不得這些了,早已撲上去抓著兒子的手,開始抹眼淚了。

陳父板著臉,訓斥陳母,“大過年的,哭哭啼啼什麼樣子,老大老二不是都回來了麼?”

張春麗和張春華這時也走上了前,恭敬喊了聲“爹孃”,然後又勸,“娘這也是乍一見面激動的,畢竟一年沒見了,您也別怪她。”

陳母這才把眼淚擦乾,對兒子她會這樣真情流露,但在媳婦面前,她還是端著的。

陳一凡站在最後,看向眼前兩位老人此時還沒有那麼蒼老的面孔,心裡一時五味雜陳。

前世她爸還在的時候,陳父陳母對她家真的是沒話說,即便陳母內心可能更偏向在身邊的小兒子,但有陳父壓著,總的說來,對這個在海城大城市打拼的二兒子也是還行的。

春天竹林裡的筍子、山裡的蕨菜,夏天菜地裡吃不完的蔬菜,秋天的紅薯、板栗,能曬乾的曬乾,不能曬乾的做成醃菜,還有每年當季的新茶,冬天的鹹魚、臘肉、香腸......

陳家老倆口每年都會準備這些,等到過年的時候讓三個兒子帶走,平時暗地裡給小兒子的補貼陳一凡不知道,但是明面上是差不多的。

不過俗話說,人在人情在,人走人情敗。就連親人都是如此。

明明陳建國剛去世那會,陳父在全村人面前說,只要他一日不閉眼睛,陳一凡就不用張春華養,他不會不管。

可實際上呢?

陳家三叔欠陳一凡家的錢多少年不還,陳一凡一路上到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是張春華在付,甚至就連陳母孃家外甥媳婦坐月子還打電話讓張春華去伺候。

陳一凡那個時候正值高三,知道這件事後氣到不行,真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踩在她家頭上了。

後來事情過去了很久以後,陳一凡也有想過,為什麼人的前後差距能這麼大。

等到她長大走上工作崗位,陳一凡才摸到點答案。

老大是長子,按照農村的習俗,以後老兩口老了動不了要跟著他們過的;老二能掙錢,在大城市開店,每年過年帶回來的補品不說,光是孝敬錢就不少;老三是小兒子,本就多一份偏愛,又留在老家縣城,當官的,講出去有面子。

所以,之前那麼多年竟也維持著平衡。

但陳建國的離世打破了這種平衡,沒有了兒子,留下的孤兒寡母自然多了幾分輕賤。

而且陳一凡心中明白,雖然爺爺不曾像奶奶表現得那麼明顯,但是他心中還是重男輕女的,所以她這麼個小孫女自然沒有三叔家的堂弟來得貴重。

心中萬千念頭滾動,陳一凡也就立在原地沒有上前。

“凡凡這是不認得爺爺了麼?”

陳一凡抬頭,陳父正一臉慈祥地看著她,等著她上前。

陳一凡像是皮球突然洩氣。

現在後面的事情都還沒發生,陳父陳母對她還是那個慈愛的長輩,她能說什麼呢?

告訴大家他們以後會對她家不好?那以後的事情陳一凡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但讓陳一凡和陳父陳母親近起來,她也做不到,前世的經歷太痛,她忘不了。

陳一凡知道自己不能這麼沉默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