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四十三章 半斤八兩皇后斷 (第1/2頁)

加入書籤

“咱懂了,孩子吃的山藥條,炸一下就大了,還有爆米花,高粱米嘣出來的吃著香呢!”

朱元璋非常聰明,理解能力強,但他做飯不行,現在覺得自己學到了一手。

今天要不是問了,誰沒事兒會琢磨這個就下丘村高人閒得慌。

“一碗多少錢”朱元璋知道了原理,又問起價格。

“父皇,兩文錢一大碗,醬不能多要,那個錢多,孩兒打算在居必七製作特殊的醬,便宜,看著多。”

朱樉又一次發言,他說他要用豆腐做醬,油炸豆泡,這個膨脹了,把油擠出去,切碎,放醬再煮一煮,口感好,體積大,還廉價。

這種醬專門賣給做小吃的攤子,包括丸子,做好了的丸子提供給其他攤子,這樣對方就不用自己做了。

跟朱聞天時候的一些行業一樣,自己做的成本比買的高。

做麵皮,自己做,和麵、揉麵、蒸麵皮、蒸麵筋,一張的成本是一元錢,批發進貨,則是六毛錢。

賣的話要賣十五六元,八元錢的太便宜了,因為還要加料,有的地方要放黃瓜絲、油炸花生米、豆芽、胡蘿蔔絲、鹹菜絲、酸蘿蔔丁……

反正不同的地方要求就不一樣,有的地方就那麼拌,加麻醬,有的地方需要放冷麵湯,還有的是大料水、花椒水、大蒜汁……

不管怎麼說吧!大批次製作後,就比小作坊自己做的成本低。

下丘村有此優勢,居必七做醬的,朱樉來靈感了。

“咱家老二好啊!去做,不要害人,那一碗米粉成本多少”

朱元璋平時問大臣這個顯然不合適,他還想知道。

里長見朱樉看過來的眼色,幫忙回答:“陛下,一斤秈米做這樣的米粉能做出來一斤八兩到二斤,村子能做出來二斤半。

溼的,不是乾的,乾的一斤秈米出十四兩米粉就是好的了,主要看米粉含澱粉量與加工工藝。

一斤八兩就是一斤半,一份米粉八兩,一斤秈米一文左右,即一文錢可以做出三文錢的米粉。

但是有人工費、其他調料費、鐵鍋等工具折舊費、燒水的燃料費。

整體計算下來,賣四碗米粉能賺一文錢,他家還加了茶葉蛋,正常一中午,能夠賺五十文。

一個人忙碌,累,卻比其他的行當賺得多,因為村子跟他們換煤坯,十斤柴火換村子十五斤煤坯。

一比一換他們都划算,不過村子現在的煤坯是機制的,煤泥又不值錢,柴火村子的人不願意自己打,買柴火更貴。”

里長一番話,把這裡面涉及到的事情全講明白,這就是生活,每一點都要算計。

下丘村讓一步,百姓就多一些,同等重量下,柴火的熱值沒有煤坯的高。

“咱村把好處了給百姓,百姓會感恩嗎”朱元璋明白了,問出一句誅心之言。

“你強大,別人就會感恩,你弱小,你付出越多,別人越覺得伱應該付出更多。

強者給弱者一口剩飯,弱者感恩戴德,那叫施捨。

弱者把自己的紅燒肉給強者,強者吃了紅燒肉後沒打弱者,弱者感恩戴德,那叫供奉。

你強大,你做什麼事情都是對的,你弱小,你付出再多都是應該的,並且你必須繼續付出才行。

所以,那些擺攤的人會感恩,而且還要對外宣傳下丘村的仁義。”

里長也說一了一番誅心之話,就這麼簡單,除非整個大明的百姓整體知識和素養提高,並且凌駕在其他夷人之上。

那樣夷人會羨慕,會吹捧,大明的百姓為了維護這種尊貴,自然就素質提高了。

“宜長你呢”朱元璋心情又不好了,有人說了實話,自己一想確實如此,難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