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零六章 強行抵達問大米 (第1/2頁)

加入書籤

馬匹和騾子恢復過來,留下一堆高粱米的爆米花和爆米花棒,在百姓的告別聲中,隊伍繼續快速行進。

傍晚的時刻,終於走完了今天要走的路程,前面由船隻先到搭建好的營帳中升起炊煙。

“牲口不行了,一天走二百里,確實很累。”

朱樉下馬,揉著自己的腿,之前他還乘車,結果發現速度慢,車已經有減震了,馬跑起來還是顛簸,路不好。

此刻的位置是河津縣旁邊的河南,不去河津縣,需要過河。

那邊的路不好,有姑射山,一個很大的山脈,加上九原山、三蹬山、羅雲山等山,走汾水北就爬山玩吧!

汾水南河多,需要渡一條又一條的河,相比起來,汾水南好,然後就是汾水東。

“洗個澡,吃飯,早早睡,明天早起,繼續跑。”

朱棡是最不怕吃苦的,他著急,他想快點到封地。

大家也不多說話,各自進帳篷洗澡,先到的人喂牲口,半夜還得加料。

如是,眾人強行軍跑了四天,成功抵達太原府的陽曲縣,正如朱聞天說料,麥子還未收呢!

“還是住營帳,咱那宮殿早著呢!不急,先把工匠用在有用的方面,修路修橋什麼的。”

朱棡沒帶著大家去他的晉王府,那裡工地停工了,他給叫停的。

正常歷史上,後面他的晉王府便能修好,他嫌勞民傷財,反正又不立即就藩,等著有錢了再修。

修晉王府的工匠和百姓,就被安排著修橋補路,先把基建搞好,等著經濟起來了,他再修他的宮殿。

不止是他,朱樉的秦王府與朱棣的燕王府,皆慢慢修,有時間修一下。

他們發現了,基建太重要了,鳳陽府都停了,只修南京的皇城,大量工匠在工業區生產製造。

馬鞍山的鋼鐵廠同樣晝夜不休,各地方的煤和焦炭源源不斷運過來,鐵礦裡一天四班倒,就為了有力氣多采礦。

只有吳王朱橚啥都不想,他一直打算把自己的封地換了,不然鳳陽宮修完誰去住當自己的吳王府

到了地方,拒絕了太原府的官員過來,明天再說,今天累,沒精神頭,喝個羊湯就睡覺,要睡到明天晌午。

太原府的羊多,或者說山西、陝西的羊都多,土地越是貧瘠的地方越愛養山羊,越養山羊越貧瘠。

百姓沒辦法,山羊這種刨草根吃的都養不活的話,養別的更得餓死。

羊下了崽有羊奶喝,養羊在很多時候是為了娶媳婦兒,生孩子,孩子可以活下來。

太原府相對來說還好一些,能夠建府的位置,通常都有水,水資源豐富,種地容易,就怕沒水的地方,全是黃土的塬,偶爾長點野草,也是枯黃的,要麼就是沙棘。

本地人吃羊雜割,現在就有了,只有羊雜,沒有羊肉。

元朝之前是草原的遊牧民族,他們殺羊不吃羊內臟,而且有特殊的手法可以殺羊不見血。

在附近沒有河流的情況下,這種殺羊方法就免去了清洗的麻煩,內臟不清洗,當然無法吃。

羊皮剝了,羊肉不管是烤還是煮俱適合,羊雜刨坑埋了,不能直接扔野外,會遭狼。

如果養狗的話給狗吃。

元朝打敗了北宋,就在這邊住下,同時放牧與漢人接觸。

蒙古人自然高人一等,統治者嘛!

他們習慣了吃羊不吃羊雜,漢人一看他們扔羊雜,這不扯淡呢麼,於是撿起來自己做著吃,不缺水。

故此真正的羊雜割是沒有羊肉的,只有羊下水,羊骨頭也沒有。

別看扔羊下水,但羊骨頭會吃骨髓,然後養狗的話,把吃完骨髓的骨頭給狗。

羊雜割跟羊雜湯等同,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