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六十二章 外出務工誰人留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朱元璋提鐵軌,群臣紛紛點頭表示支援,這個鐵軌他們已經享受到了好處。

他們在皇城內出門的時候,會有小火車,尤其是搬運一些卷冊,沒有小火車的時候是人來挑,或者直接就抱著走。

自從有了小火車,多一步的路都不願意走,出門就找車。

等到了吃飯的時間,又可以坐上小火車去專門的食堂吃飯,在自己辦公的地方吃飯,容易弄髒東西,所以專門弄了個食堂。

坐慣了車的眾人便不願意走路,總覺得累,想來百姓有了火車,也能……把貨運出來,對,人不能隨便離開。

“陛下,臣以為可從田少之地所在,以朝廷名義徵召外出採礦務工人員,增加鐵礦石產量,以便……”

戶部尚書吳琳突然出聲,要按照應天府這裡的情況去操作其他的地方,今年別處要到這裡的務工者全到了。

只有衙門才能組織出來的隊伍,別人想自己出來,不給開路引了,除非是別的事情,像以前那種找個藉口就往外出的,一律禁止。

最初有人用到外地探親的名義要路引,那裡確實窮,想出來賺錢,所以衙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已經告訴大家要出去,一起走,你不願意跟著隊伍走,自己走,出了事情算誰的你為什麼不想跟著大家難道你是細作伱要偷摸給敵人傳遞訊息

大明能到的全到了,更多的地方沒到是因為路途太遠,出行不方便。

務工者一到應天府,南京的用工壓力瞬減,上個月很多人被工業區給招去幹活,商人們承受不住了,工費太高了。

隨著大量的勞動力抵達,工錢從最高時的普通力工六十文變成了昨天的三十文。

務工者賺錢,商人成本低,唯一受影響的是本地同工種從業者,六十文一天的日子享受不到了。

不過他們得到了另一種福利,尤其是擺攤的,來的人多了,有的就願意逛街,到那邊吃小吃。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省吃儉用,有的十六七歲的大齡少年正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年歲。

他們願意花錢來嘗試,青樓他們去不起,吃小吃還是沒問題的。

要不是每個地方給他們的工錢只有一點,其他的為他們留著,他們敢賺多少就花多少。

吳琳不會去理會這種別人吃不吃小吃的事情,他覺得既然這個方法好,就應該在其他的地方用。

把偏遠山區的人帶出來,到有礦的地方務工,幹個半年,攢一筆錢就回家,等過段日子再出來。

自己賺錢,又解決了大明的基礎建設問題,否則想鋪鐵軌太難了,鐵軌很沉很沉的,一根鐵軌要用很多鋼鐵。

“諸卿以為如何”聽完吳琳一番話,朱元璋看群臣,要不要學著應天府的辦法來操作

大家面面相覷,有什麼可說的現在不是挺好的嘛!沒問題。

於是眾人點頭,一副咱支援的樣子。

“宜長呢”朱元璋見問不出什麼,只好看向里長。

“陛下,吳尚書,此事有個問題,是強制讓他們回去若人家出來幹活,賺的錢多了,再回去,他們不會老實在家待著,必然得往外跑。

甚至有的出來了就不想回去了,一個在山裡長到十四五歲的孩子,到了外面的州府縣城,那是不一樣的。

見過了繁華的人又怎會甘願回到貧瘠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如果他們不回去了,誰來建設當地,本就窮的地方會更窮,那麼到時候要不要把人遷徙出來

還有幹活的話,出來的人是成親的,還是未成親的前者的話,妻子跟出來不有孩子的怎麼辦”

里長提出來問題,憨憨早就說過的,叫留守婦女與留守兒童。

這個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