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2章 分裂;火箭和衛星技術 (第2/3頁)

加入書籤

奇蹟!”一位戴著厚重眼鏡的物理學家興奮地說道,“炎國居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製造出第三代計算機,他們的技術路線很值得我們研究。”

“是啊,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另一位年長的科學家點了點頭,“我們可以透過學術交流,來了解他們的技術進展。只要能推動科學的發展,誰先做出來並不重要。”

……

然而,就在這些資本家和科學家們對炎國的技術表示出濃厚興趣的時候,漂亮國的軍方和政府卻在背後醞釀著另一場風暴。

對於這些掌握著國家安全的高官們來說,炎國的技術進步無疑是對他們霸權地位的挑戰。

他們不可能坐視不理,必須想方設法地遏制炎國的科技崛起。

於是,一場關於如何應對炎國科技威脅的爭論在西方世界的各個角落悄然展開。

在華府的白宮會議室內,幾位軍方高官和政府要員正在激烈地爭論著。

一位鐵血將軍憤怒地拍著桌子,臉色鐵青:“我們必須聯合歐洲國家,採取更嚴厲的經濟制裁和技術封鎖!不能讓炎國繼續發展下去!”

“但是,將軍,”一位來自財政部的高官卻冷靜地反駁道,“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對炎國實施全面封鎖,那些跨國公司和資本集團會受到多大的損失?他們可不會輕易讓步!”

“而且,”另一位來自科學界的顧問插話道,“如果我們貿然封鎖炎國的技術,反而可能會激起他們的反彈。科技是沒有國界的,封鎖只會讓他們更加獨立自主,最終我們可能連國際市場也會失去。”

會議室內的爭論愈發激烈,雙方各執己見,爭得不可開交。

軍方和政府高層堅持要對炎國實施全面封鎖,而資本集團和科學家則認為應該透過合作來獲取技術,避免兩敗俱傷。

……

就在西方世界為如何應對炎國的科技威脅而爭論不休的時候,李衛東卻在他的實驗室裡默默地繼續著他的研究。

第三代計算機的出現已經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強烈反應,而他必須在這場科技競賽中繼續保持領先。這時候,系統的提示音再次在他腦海中響起:

【叮——積分已達兌換條件,是否兌換火箭導彈技術與衛星技術?】

李衛東的眼中閃過一絲激動,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兌換”。

片刻後,他的腦海中便湧入了大量關於火箭導彈和衛星技術的詳細資料,這一切彷彿是他親身經歷過的畫面,一幕幕清晰地展現在他的腦海裡。

火箭導彈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炎國的火藥箭。

然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火箭技術,則源於20世紀初期的幾位天才科學家的研究。

羅伯特·戈達德,這位被譽為“現代火箭之父”的科學家,早在1926年就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

此後的幾十年裡,火箭技術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軍事領域中的重要力量。

而衛星技術的起源則與火箭技術息息相關。

1957年,毛子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標誌著人類進入太空時代。

衛星技術的出現,不僅為人類探索宇宙開啟了新的大門,也為通訊、氣象、偵察等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隨著這些知識的湧入,李衛東的心中湧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興奮。

火箭導彈和衛星技術將會是炎國在未來科技競爭中的另一個關鍵領域。如果能夠掌握這兩項技術,炎國不僅將在地面上立於不敗之地,更能在太空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

更重要的是,火箭導彈和衛星技術的結合,將會為炎國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戰略優勢——全球偵察、精確打擊、戰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