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5章 稱帝的手續 石亭之戰勝利 (第2/2頁)

加入書籤

了,到時候孫權再稱帝,自然就是民心所向了。

不過,孫權想了想,這輩子連合肥都沒能打下來,還是算了。既然想合情合理地稱帝是不可能了,那就只能不要臉一點。

只要另外兩家不反對自己稱帝,那厚著臉皮也能當上皇帝。

蜀漢是自己的盟友,而且現在諸葛亮的核心戰略是北伐,無暇顧及自己。即便是蜀漢和自己反目,蜀漢的實力不如自己,東吳善於防守戰,就有劉備東征失敗的例子在前。最關鍵的是,蜀漢的當家人諸葛亮是個明事理的人,現在要是蜀吳再開戰,那乾脆別打了,直接投降曹魏吧。

但是,魏國可不願意輕易放過東吳。魏國實力最為強大,天下九州佔了六州。即便是需要分一部分精力去應付蜀漢,那也能騰出手來,對付你孫權。

曹魏的各大軍區中,雍、涼軍區是對付蜀漢的主戰場;

荊、豫軍區既要防範蜀漢偷襲東三郡,又要應對東吳方向的壓力,東吳只需要派軍對峙,守住江陵即可。而江陵城防十分完備,當年在關羽的監製下,修了內外兩城。善於防守的東吳,憑藉此城,便能立於不敗之地。

而最具有威脅的,便是魏國大司馬曹休所統轄的揚州軍區。即便是蜀漢北伐以來,揚州軍區的軍力仍然是隻漲不跌。所以,孫權只能想辦法,削弱曹魏在揚州方向的實力。以免威脅到東吳的根基——建業。

公元228年,在孫權的授意下,吳國鄱陽太守周魴採用詐降之計,也即他寫信給魏國大司馬曹休,表示自己願意叛吳歸魏,請求曹休派兵接應。

曹休得知鄱陽太守周魴有歸降自己的意思後,曹休沒有感到懷疑。在他看來,這是一個進攻東吳的大好機會。

於是,曹休親自率領10萬大軍,朝著東吳的皖城前進。

同時,魏明帝曹叡想要一洗蜀漢帶來的陰霾,還命令司馬懿進攻江陵,賈逵進攻東關,從而策應曹休的行動。由此,在石亭之戰中,曹魏總共投入的兵力超過了10萬,這可謂是聲勢浩大了。

得知曹休上當的訊息後,孫權親自率軍進駐皖口,並讓陸遜、朱桓、全琮這三位將領分別率領3萬大軍,從而在石亭一帶埋伏曹休。

等到曹休大軍進入到石亭後,東吳大將陸遜親自統率中路大軍,並命令朱桓、全琮分別衝擊曹魏大軍的左右兩側。

在曹休進軍後,尚書蔣濟向魏明帝表示駐守於上游的吳將朱然可能會從曹休後方襲擊,而吳軍亦可能隨時會東進切斷曹休退路,建議派兵救援曹休。

對於東吳的埋伏,曹魏一方也是有所防備的。不過,曹休立功心切,沒有聽從這些勸諫。最終,導致了石亭大敗。東吳乘勝追擊,斬殺、生擒魏軍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驢騾車輛上萬,以及魏軍幾乎全部的軍資器械。

石亭之戰後,曹休上書謝罪,魏明帝遣屯騎校尉楊暨宣旨撫慰,禮節賞賜更加隆重。曹休慚恨不已,因此癰發於背。最終,大司馬曹休因為這場戰役的失利,所以在同年就發病去世了。

孫權憑藉著石亭之戰的大勝,讓自己的威望在東吳各派系家族中,再一次地拔高。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正式登基,國號為吳,改元黃龍。

就此,三國正式形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