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8章 張合的任務 高剛的堅守 (第2/2頁)

加入書籤

相速派援軍扼守要道,還是那句話——斷隴!

此書札之措辭,盡顯謹慎之風,對上級彙報,總以最壞設想為基,至於未盡之語,皆因勝算未穩,不敢輕言。

然而,誰能料到這支孤軍,攻克蒲津渡、跨越風陵渡,在洛陽平原一通折騰,驚得曹叡下令四方郡縣、甚至兗州勁旅入京師勤王。而後,又突破潼關天險,重返關中腹地。如此天馬行空的路線,讓人歎為觀止。

這樣的折騰,竟然是一支出兵時只有5,000人的偏師做到的。

不過這份耀眼的戰報,諸葛亮還沒有看到。此時,諸葛亮還在為圍困上邽的事情而頭疼。此番,郭淮是下了死決心的,甚至都放棄了回洛陽省親的假期,選擇視察隴右,就是為了印製自己對蜀軍動向的預判。

而他到了上邽據城而守,想的就是不成功,便成仁了。

然而,郭淮的堅守,確實起到了效果。成功地阻滯了諸葛亮的攻勢。由於,此番北伐所帶的攻城器械還是不夠充裕(相對而言),沒有特色的攻城器械,所以在這次攻堅戰中,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諸葛亮親臨前線,親率精銳進攻,都未能取勝,暫時沒有別的什麼好辦法,無奈之下,只能率軍將上邽團團圍困。

然而在西線上,祁山方向上,攻勢已經初見眉目。

祁山堡,這座自然鑄就的高臺,以其居高臨下的地勢成為戰略要衝。但是,如果想要在此建城,所需石材、木材均需從山腳艱難運送上山,其工程之浩大,難以估量。

因此,魏國明智地于山腳之下構築了祁山城,作為防禦之重鎮。

魏軍在祁山堡駐軍一千人,作為哨探。結果被諸葛亮率三萬大軍,很快拿下。而祁山剩餘的5,000魏國軍隊,收縮在了祁山城中。

諸葛亮出兵北伐,講究一個雷霆之勢,需要打出司馬懿那樣的閃電戰,才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基於這個考慮,諸葛亮繼續率軍北上,留下了奮威將軍馬忠,定遠將軍呂義統率了一萬軍,在祁山堡打造了祁山後方大營,用以進攻山下的祁山城。

反正已經拿下了祁山堡,祁山城這股敵人,只需要留下一軍,慢慢打就行了。有祁山大營在,便可以保障後方物流的暢通無阻,北伐大軍糧草無憂。

此時的祁山城,由魏國大將高剛鎮守。高剛使出渾身解數,竭盡全力,屢次挫敗蜀軍攻勢。但是,祁山城選址的地勢並不險要,架不住蜀軍接二連三的進攻。

高剛在祁山城的守勢已見疲態、城內士兵的鬥志也不高昂。更令高剛心灰意冷的是,隴右五郡中,已有三郡歸於蜀漢,投降之風吹遍了整個戰場。他深知,繼續抵抗已是徒勞,更加沒有了防守的意願。

只是,見自己的老夥計遊楚還在堅守,但是卻跟蜀軍定了個城下之盟,約定了投降的條件。

於是,高剛決定調整策略,一邊繼續組織防禦,一邊與蜀軍展開談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