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9章 秦亡(其一) (第1/3頁)

加入書籤

【大秦對中華文明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然而這個偉大的王朝轉瞬即逝,讓無數華夏後人時隔兩千餘年仍充滿遺憾。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二世而亡,期間只歷經了短短的十五年。】

天幕的話語,如同一道雷霆瞬間轟擊了所有秦人的內心。

尤其是嬴政。

極度震驚的目光顯示著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這個結果。

“為何!?上蒼你告訴朕!大秦為何會亡?大秦如何能亡!?”

嬴政的怒吼質問,也是所有秦人迫切的疑問。

【大秦對內對外的各項政令,對於一個大一統王朝來說都是不可或缺之策。

可問題在於大秦當時過低的生產力和脆弱國情,都無法跟上秦始皇宏偉的野心。

各項政策和對外戰爭的集中進行,都表露著秦始皇的操之過急。

築長城、鋪馳道、修皇陵、北擊匈奴、南攻百越。

這些龐大工程和激烈的對外戰爭,都極大消耗了大秦的人口與統治力。

大秦在北擊匈奴時動用了三十萬大軍,為了徹底防備匈奴,又在這三十萬軍隊的基礎上,發動大量民力修築長城,總計動用青壯超百萬人。

第一次南攻百越動用五十萬人,第二次攻取百越動用三十萬人。

秦始皇陵修建分三階段,最多時用人八十萬。

修建馳道的用人資料並未記載。

如此大規模且時間集中地動用人口,極大增加了糧食消耗,又導致了農耕人口和生產力的嚴重不足。

大秦全國人口僅有約兩千萬人。

尤其當時剛剛經歷了統一戰爭,國家情況尚未穩定下來,六國百姓對大秦的向心力還遠遠不夠。

郡縣制實施的時間尚短,對生產力的統籌與管理也尚未完全轉化為大秦的國力。

對屯田戍邊和發動戰事,大多隻能用可靠的老秦人,這便導致了關中老秦人被抽調一空。

在遇到緊急戰事時,無法有效徵發可靠計程車卒,國家統治力進一步下降。

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稅,也導致了尚未被完全整合的六國民眾對大秦進一步缺乏認同感,乃至產生反抗情緒。

也給未被徹底清除的六國勢力有了發展環境。

正是這些問題集中在一起,導致了大秦的局面不再穩固。

但是這些政策又是每一個大一統王朝必須要做的,只是大秦實施地過快。

沒有選擇在穩定提高民眾生活生產水平,建立可靠的官吏管理制度,並獲取所有百姓對大秦的民心後,再逐步實施這些政策。

等到與民休息二十年,青壯勞動力成階段性噴湧而出,王朝統治也足夠穩固時,再來實施始皇帝那些極耗費人力國力的大計,無疑會從容得多。

又或者這些隱患能得到及時的發現處理,及時放慢下腳步。

或許大秦也不會僅僅存在十五年就轟然崩塌了。

然而遺憾大秦沒能獲得這樣的機會。

並且在後續出現的兩個重大變故相疊加下,導致大秦的滅亡速度被急劇增加。

其一,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追求長生,輕信那些自稱能煉製仙丹使人長生不老的方士。

然而世上從無長生之法,哪怕到了兩千多年的後世,人們對於長生的追求也仍然只停留在追求上,並未實現。

更別說古代對生命科學相當匱乏的認知,更無可能實現長生。

反而歷代追求長生的帝王,只會因為追求長生害死自己,並耽誤國家發展,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秦始皇服用的仙丹和元水,以及其它朝代服用的仙丹成分,大多是水銀、硫化物、白礬、鉛、砷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