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6章 議事 (第1/2頁)

加入書籤

馬上就要過年了,朱翊鈞在乾清宮召開萬曆十五年的最後一次會議。

這也是朱翊鈞的習慣,在年底之前,把今年的事做個總結,把明年的事做個規劃。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一個字,錢。

乾清宮中,左側站著內閣的四位大學士,首輔申時行,次輔王錫爵,三輔沈鯉,四輔張學顏。

右側站著的的是司禮監的四位大太監,掌印太監張誠,首席秉筆太監張鯨,秉筆太監田義,秉筆太監孫暹。

內閣和司禮監的人都在,一邊票擬,一邊批紅,倒是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程式。

再有,若是有些話朱翊鈞不好說,那就由司禮監的人說。

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最先開口,“幾位閣老,馬上就要過年了,當著皇上的面,咱們把今年的事都議一議。”

“處置完了的事,看看有沒有什麼紕漏。還沒有處置的事,在這一塊處理了。”

“今日事今日畢,今年事今年畢,把手頭上的事都處理了,幾位閣老也好回去安心過個好年。”

“張公公說的是。”內閣中首輔申時行接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的話。

“今年朝廷的支出,主要是賑災。”

“今年四月,京師大旱,接著又是大疫。七月,江北鬧蝗災,江南發大水。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大旱。”

“有賴皇上聖德,我大明朝上下同心,總算是熬了過去。”

“還有就是山東修黃河大堤,漕運衙門疏通運河,出塞掃蕩遼西蒙古。”

“每一筆賬都是由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都在有司衙門登記在冊,有帳可查。”

待申時行說完,張誠沒有立刻接言,而是先與司禮監的其他人碰了一下眼神,確認沒有問題之後,再看向朱翊鈞。

張誠的目光中含的意思有兩層,一是申時行若說的確實屬實,司禮監都有對應的記錄。

二就是詢問,詢問朱翊鈞該如何定奪,還有沒有需要再詢問的。

見朱翊鈞神色如常,沒有剛要詢問的意思,張誠這才開口。

“申閣老若說的這些,有司衙門都有記錄和賬冊,沒什麼問題。”

“那今年還有哪些未完之事,還請幾位閣老說出來,看看能不能解決。”

申時行:“今年尚未完成之事,只有一件,那就是遼東的邊牆還沒有修完。”

“怎麼,遼東的邊牆還沒有修繕完?”張誠問道。

“張公公有所不知。”這話是張學顏說的。

張誠的目光也隨之從申時行身上移到張學顏的身上。

“遼東的邊牆很長,從山海關一直到開原,凡是遼東能夠耕種的土地,全部都在邊牆之內。”

“隨著炒花五部東遷,遼東虜患驟增,韃虜年年犯境,遼東邊牆屢屢遭受破壞。尤其是廣寧一帶。”

“今年薊州、遼東以及京營兵馬聯合出塞掃蕩蒙古,大獲全勝。韃虜元氣大傷,近兩年之內怕是很難組織起大規模進攻。所以遼東便打算趁此機會修繕邊牆,鞏固塞防。”

“軍隊是七月出塞,但茫茫草原,韃虜要是想跑,我軍很難追擊。一直到九月底,我軍才凱旋。”

“軍隊凱旋而歸,遼東才有足夠的人手。只是邊牆修繕了沒多長時間就入了冬,只能暫時停止,等來年開春暖和之後再進行修繕。”

“還有就是今年夏天遼河氾濫,衝了遼陽城的城牆,所幸是已經修繕完成。”

張誠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雖然沒有親身去過遼東,可對於遼東的情況,他還是有一定的瞭解。

“遼東是九邊重鎮,自嘉靖以來,遼東的軍備便愈發重要,韃虜也不過是挑選一兩個薄弱的關口突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