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76章 高麗終並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有兩家土司派出人手傾力幫助,再加上水泥的效用,貴陽城牆很快便合攏起來。

貴陽作為貴陽衛與貴陽前衛衛所衛城的同時,亦作為榷場使用。到得此時,貴陽城已經是可以初步投入使用了,作為衛城的部分自有大明衛所官兵興建營房、搭設營寨。

而作為榷場的部分,則由水西、水東兩家土司共管。只是用作開設市集的話,其實只有一塊平整安全、有人督管的空地便足堪使用。故而榷場也一邊建設著,一邊向商人們及山民開放了。

在朱肅的號召力下,亦有不少商人帶著中原的各種精巧之物來到貴陽,淘採藥材、山貨、銀器等貨物回返中原。雖繁榮不比沿海,但這十萬大山之中也算是漸漸有了幾分繁華之氣。想來隨著時間的推進,這裡將會與華夏日益緊密。

而朱肅,卻已經離開了貴州。

其實,依照朱肅與老朱先前所計,朱肅本應該坐鎮貴州、廉州幾年,將西南經營成鐵板一塊,好為日後征伐安南打下根基。

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貴陽城尚未建成,朱肅便被急召回了應天。

韓國公李善長,逝世了。

李善長亦比歷史上多活了許多時間,這位前往高麗戴罪立功的原開國第一功臣,建功立業,讓李家更上一層的執念使他在高麗硬撐著活了許多時日。在這幾年裡,他壓制住了高麗權臣李成桂,並用他老練強悍的政治手腕,藉助李成桂之手,殘忍又合理的清除了所有對大明佔據高麗有所異議的高麗望族。

終於,在確定高麗已經完全籠罩於大明的陰影之下後,李善長一手策反了李成桂的親子李芳遠,指示李芳遠毒死了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的李成桂後,李芳遠開城投降,高麗之亂平息,始終繃著一口氣的李善長終於完成了自己將功贖罪的使命,在濟州島上遙望南方故國的方向,盍然而逝。

其子李祺大為悲慟,遂扶父親靈柩歸鄉,並攜李善長生前所扶立的傀儡“順明王”王氏,以及棄暗投明的李成桂之子李芳遠,一同回返大明。

李善長功業名列開國第一,又是為大明徵戰客死異鄉,雖然先前亦有小過,然往事已矣,老朱還是召集了四方貴戚重臣,齊赴應天追悼示哀。

這也是老朱給因為對外政策轉變為休養生息,而有所低落的武將勳貴集團們一劑強心劑,順便敲打了想要藉機抬頭的守舊派文人勢力:皇帝依然看重開疆,必然會重賞韓國公。你們不要因為國家政策轉變,就自以為變了風向……

朱肅身為親王,亦在皇帝的召請之列。這已經是老朱身邊將要離開的第二位老臣了。若只是如此,其實倒也不用要朱肅一併回去,更主要的原因是老朱給朱肅的密旨中言明瞭馬皇后的病重。

因為劉伯溫李善長相繼逝世的緣故,老朱對歷史上自己日後的“孤家寡人”更加擔憂。現在李善長方一去世,馬皇后便病了,老朱也少有的亂了方寸,這才急召幾位兒子趕緊回京。

好在貴陽城諸多大事已大體完備了,剩餘諸事,只要後來人蕭規曹隨,自是不會有什麼問題。朱肅細細囑咐了新來的貴州都指揮使同知馬燁一番後,便急急回返了應天。

朱肅趕到應天府時,李祺已經先一步撫靈返京,老朱追封李善長為韓王,韓國公府仿效魏國公徐達先例,去“國”字,不稱韓國公,改稱韓公,允立公國,這是朝廷第二個分封的異姓公國。

高麗王王氏本就是李善長隨便找來的個毛頭小子當個傀儡,而今見了大明皇帝,戰戰兢兢,自稱久慕天朝王化,今日終至樂土,求大明皇帝收留他於應天府,再不願回高麗那苦寒四戰之地。、

帝允之,賜王氏宅邸於京,並賜女樂與黃金,儀同親王之制。於是這位王氏便老老實實的在應天府住了下來。聽說,這位高麗王平日裡最喜去金陵十三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