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2章 崤函古道 (第2/2頁)

加入書籤

而談道:“南崤道又稱為周秦古道,歷史悠久,這裡是伏擊蜀軍的絕佳之地。”

“哦,怎麼說?”曹爽插話道。

“因為這裡曾經發生過著名的崤之戰。”見眾將聽得認真,司馬懿繼續道,“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國國君秦穆公不顧百里奚和蹇叔等大臣的極力勸阻,下令大將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率大軍偷襲鄭國。”

“秦軍行進至滑國附近時,得知行蹤已被鄭國人發現,鄭國已有準備,於是放棄偷襲鄭國的計劃,就近滅掉滑國後,班師回國。”

“晉國國君晉襄公得知此事後,為了削弱秦國的實力,減少未來對自己的威脅,於是聯合姜戎在崤山設伏。”

“待秦軍進入崤山隘道後,晉軍與姜戎軍分別封鎖峽谷的兩端谷口,山上亂箭如雨,滾石檑木滾落而下,結果秦軍進退不能,最終全軍覆沒。大將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被生擒。”

“大都督,那我們也可以學習晉軍在此處設伏,重創蜀軍啊!”夏侯玄插話道。

司馬懿望了一眼夏侯玄,笑道:“蜀軍也可以選擇不走南崤道,而走北崤道。我軍如何重創蜀軍呢?”

夏侯玄撓了撓頭,尷尬地笑了笑,低下了頭。

“大都督,北崤道是什麼情況?”曹震有些急不可待地問道。

“北崤道又稱曹魏新道,乃是魏武帝(曹操)西征雍涼二州時,率大軍開闢出來的一條新道路。此路從潼關出發,過磁鍾、張茅,至硤石與南崤道的周秦古道重合,經觀音堂、英豪、澠池、義馬、新安,達到函谷關。”

“與南崤道相比,北崤道的地勢相對平緩,更適合大軍的快速行軍。因此,據我分析判斷,諸葛亮十有八九會選擇走北崤道。”

“不過就算是蜀軍走北崤道,北崤道同樣也要穿越崤山深谷,而這一區域地勢複雜,山高谷深,溝壑縱橫,適合我軍伏擊蜀軍。”

眾將聞言喜笑顏開,紛紛點頭。

“特別是在崤山北路之北的‘北山高道’,更是魏武帝為避開南路之險而特別開闢的山路,此路極其險峻,更適合我軍伏擊蜀軍。”

“雖然相較於南崤道,北崤道在某些路段可能相對平緩,但整體上仍然是山地地形,行進難度較大。”司馬懿繼續分析道。

“好!我們就在北崤道設伏,此次一定要重創蜀軍,以雪我大魏丟失雍涼二州之恥!”燕王曹宇一拳砸在案上,咬牙切齒地道。

司馬懿也轉頭望向諸葛亮所在的方位,惡狠狠地道:“諸葛孔明,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北崤道見,此次一定要你好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