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0章 諸子百家 (第1/2頁)

加入書籤

從子路處出來後,王大富並沒有急於回到住處去,反而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坐了下來。

因為他要好好想一想現在的局面。

僅僅是一天的時間,農家、儒門的兩大先賢便被王大富遇到,這件事對他的震驚是非常大的。

諸子百家,對於華夏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在上一世,王大富曾經看到過有關報道,諸子百家所出現的時期正好與希臘先賢出現的時期差不多。

這兩群人類歷史上最為聰明的人似乎是約好了一樣,在同一時期出現在地球的東西方,成為了各自文明文化、思想的源頭。

與希臘群賢在數理上的貢獻,華夏的諸子百家似乎都在思考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

這也讓華夏的先民養成了敬重鬼神,但是卻不畏懼鬼神的思想。

這也是同一時期的華夏與西方相比最為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與西方的神權大於皇權相比,華夏的皇權更大於神權,神權在華夏起到的是輔助皇帝進行統治的手段之一。

其實,華夏能夠在之後的發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屬性,相異於西方世界的那種神權以及貴族世襲統治,主要應該感謝的應該是兩個人。

一個是商紂王,商紂王廢除人祭,不再敬天,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遠古時期巫祝的力量,令王權得以加強。

再一個便是陳勝,大澤鄉的一聲怒吼,讓天下人皆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也深深的刻印在了每一個華夏人的血脈中,所以才有了日後無數次的王超更迭。

說回諸子百家,對於今天他能有幸遇到兩位先賢,王大富覺得這一切一定不是巧合。

農家的許行能夠在儒家為主的太學內安置自己的子弟,原本對此王大富還有一些疑問,但是見到子路後,王大富反而不覺得驚奇了。

子路算得上是孔子的徒弟中最為奇特的一個,但是也是最為忠心的一個。

從今天對子路的瞭解來看,王大富覺得子路似乎對如今的儒門極為不滿。

這一點倒是挺符合王大富的心意的,畢竟現在的儒家確實已經脫離了曾經的儒門,而孔門則是在幾個國家的刻意討好下成為了一個第一世家。

曾經孔子為了推廣自己的治國理念而帶著門徒周遊列國,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子路一定也經歷過。但是現在的儒家則是一副貪圖享樂的狀態,他們把持各個國家的朝政,逐漸的失去了本心。

儒門的發揚過大卻沒有將孔子的大同社會建設出來,子路應該對此很不滿。

想到這裡,王大富覺得子路讓他正本清源,難道是想要他之後對付儒家?

想要對付儒家,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先不提與子路齊名的孔聖七十二賢,就是自董仲舒後歷朝歷代的名臣大都是儒門弟子,尊奉孔聖人為先師,這股力量若是出現在這個時代,僅靠著王大富自己是無法撼動這股力量的。

墨家!

法家!

王大富又想到了儒家的兩個死對頭。

墨家可謂是儒家的死敵,只要墨家有那麼一絲絲的復甦跡象,儒家是絕對要扼殺的。

而法家在秦漢時期則是一家獨大,因為法家的理念與儒家的理念更為不同。

儒家希望的是用教化百姓來提高每一個人的道德理念,從而使國家得到大治。

而法家提倡的則是透過律法來制約百姓,明確的告知百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做錯了就要接受律法的制裁。

法家透過商鞅變法令秦國強大了起來,並最終一統六國,漢承秦制,漢朝初期的名臣也大都是法家出身。

但是儒家在武帝時期由於皇帝本人的支援而逐漸壯大了起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