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章 烽煙起南下避亂 (第2/4頁)

加入書籤

生氣了,顏琴厲聲訓戒兒子:“延續顏家香火,才是人生最大孝。”“先祖的學問,你在南下沿途要言傳身教,將之發揚光大,這也是壓在你肩膀上的一道孝義,切記,切記,切記。”

顏琴做夢也不會想到,現實是何等殘酷,他還在夢想依靠前方將士的不畏強敵、英勇頑抗,保住山河不破碎,可是第二天即傳來壞訊息:楚軍已經逼進曲阜城三百里。

兵臨城下,即將山河破碎,容不得顏琴這個儒者再心存夢想,叫兒子次日一大早攜帶妻兒匆匆南下逃避戰亂。

今日離開故鄉,不知何日才能迴歸故里在父母身邊盡孝,顏鳳淚眼泛光邁出門檻,攜帶妻兒三叩九拜,一步一步遠離父母而去。

沒有直接出城,顏鳳攜帶妻兒朝闕里至聖廟走去,——也就是孔子廟。

——孔子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十七年,初建時以孔子故居為廟,規模非常小,是祭祀、紀念孔子的祠廟,古代文人墨客、尤其欲要考取功名的書生必拜的聖人。

前腳邁進廟堂,廟堂上“萬人師表”四個醒目大字,立即沒商量地跳入顏鳳視線,一尊高大的孔子塑像肅穆地立在眼前。

昔日香火繚繞、香客簇擁孔子廟,今日卻是落寞到寥寥無幾的幾個人,叫人慨嘆萬分吶。——兵臨城下,誰還有閒情逸致來這裡朝聖孔聖人,還是保命要緊。

點了香燭,給妻兒各分了三柱香,之後顏鳳嚴肅叮嚀兒子:“烏兒,俺們馬上要南下逃避戰亂了,不知何日才能重返故土。你要記住——這個就是孔聖人,是俺們顏家先祖顏淵的恩師。”

小顏烏細小心靈納悶,不就是一尊塑像嗎,有什麼好拜的,拜了又不會給俺糖吃。

許願之後,一家離開了孔子廟,直奔城門。

走出城門,從未出過遠門,看到逃亡人群如同螞蟻搬家,有推著獨輪車的,有挑著擔子的,有揹著行李的,有懷抱嬰兒手牽孩兒的;家境好的則坐轎,騎毛驢,騎馬的……

瞬息間傻眼,顏鳳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偏偏這個時刻出事,出大事,一不留神,一家三口人被擠散,等到發覺已經晚了,喊破喉嚨,他妻兒也聽不到他喊叫聲。急的呀,顏鳳整個人是被架在火堆上烤,喉嚨冒煙。

最慘的是季氏,被擠散後,嚇得六神無主,急得是熱鍋上的螞蟻,她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理,害怕得蜷縮在一個角落哭泣。

快到黃昏,出城的人少,顏鳳一家三口人才找到一塊。

顏鳳說先回家過一夜,明天一大早再出發,可是季氏固執的執意不肯,說,就這樣回去,給二老添不安。——其實她擔心回家後,二老聽說那麼亂,改變主意不讓他們離家逃避戰亂,她是個要強女人,根本不願意束縛在二老眼皮底下生活,她要自由自在她要尊嚴。

當下,一家三口緊接著匆匆上路……

——逃避戰亂,遠離烽火,背井離鄉,離開民不聊生故土,是為了活命,否則,哪天死在這場戰亂中都不知道,沒人會知道逃亡之路更艱辛,是拿命在搏,命大命硬的人撿了半條命。

夜黑了,逃亡人群亡命地趕了一天路,累得腰痠腿痛,疲憊不堪,又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只能在路邊露宿,灌木當床天空當被。餓了,啃幾口乾糧,渴了,喝幾口路邊小溪、山澗水。

長途跋涉,一個多月後,來到了泰山山腳下。

路邊,一個衣裳破爛、年輕婦女懷抱一個骨瘦如柴嬰兒,捶胸頓足,呼天搶地發出撕心裂肺的悲慘淒厲哭叫和痛斥:

“老天爺喲,你睜大眼睛好好瞧瞧吧,世道這等不公,受苦受難受折磨受傷害的總是貧苦百姓,俺孩兒還不滿一歲,眼睜睜活活餓死在俺懷裡,天遭雷劈了啊——”

“魯國乃禮儀之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