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4章 最後的科舉神童 (第1/1頁)

加入書籤

元長洹與溫丹在造假和以假換真的行動期間,元長洹一直沒有中止學業。以元長洹的學識水平,根本不需要入私塾,進學堂。四書五經和諸多諸子百家的學問,他早已學的滾瓜爛熟,就是許多西學和經世致用之學,元長洹全都爛記於心。

元長洹淵博而高深的學問,使他的前世歐方在軍機處行走時,多有應用,並有所創新。

在這一世的十多年裡,元長洹更是經常思考,融會貫通,與每天必學的現代新學知識結合在一起,可謂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

在元長洹12歲時,也就是1904年,他參加了京城鄉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京城生員,成為最年輕的少年秀才。

京城學子和市民,都稱元長洹為“神童”。

元長洹的上一世歐方,在14歲時,曾考取福建鄉試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少年秀才,被福建人譽為“神童”。

時隔多年後,歐方的下一世元長洹,同樣考取京城鄉試第一名的驕人成績,再次被京城人稱呼為“神童”,並且比上一世的少年秀才還小2歲。

元王明為兒子小小年紀就考取了少年秀才欣喜如狂。這等功名,有的讀書人一輩子都考取不得,這是元家的驕傲。

元王明展望著元長洹的美好未來,以兒子的學識水平,在20歲以前考取舉人,進士等功名,都不在話下。兒子的志向前途,當不在伯伯元容安之下。

就在元王明憧憬著兒子的功名前景時,1905年,清政府宣佈,廢除科舉。在大清朝延續了二百多年的文官取士制度被取消,莘莘學子的入仕進官之道,隨之斷開。

元王明無奈之下,送13歲的兒子到伯伯賬下參贊事務。

元長洹在13歲時,已實現了考取功名的目標,又將元家鉅額財富的絕大部分轉移完畢,已基本完成了他的討債任務。

當然,這項討債工程並沒有停止,溫丹和元長洹會隨著元家新財富的進項,陸續轉移置換,最終讓元家兄弟竹籃打水一場空。

元長洹的前一世歐方,生前曾在大清軍機處辦事行走過一段時間,熟悉這一最高實權機關的運轉行事規則。現在爸爸要送他到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伯伯所執掌的衙門裡做事,他自信能做好,同時也可趁機瞭解一些這位將來盜取國權的仇人動向,就愉快的走進直隸總督衙門。

元長洹的上一世歐方在軍機處行走時,見過元容安,對此人印象不是太好。現在作為他的侄子,在他手下做事,元長洹才發現,這位其貌不揚的北洋巨頭,胸懷大略,謀略非凡,精力旺盛,能力特強,實為搖搖欲墜的大清掘墓人。

元容安作為封疆首吏,是清末在全國推行新政的中堅,致力於一系列新政的實施。

元容安參照西方制度,設立軍政司,主持練兵事務。設立學務司,主持舉辦新式學校,取代舊式私塾。設立工藝局,主持全省各府州縣工礦實業的興辦與推行。設立農務處,倡導全省農業的改良。設立巡警局,創立現代巡警,推行全省。

元容安還在天津等大城市進行現代市政建設。

元容安引進西方司法制度,建立司法、審判體系。成立商會,建立現代化實業家組織。成立銀行,建立現代金融制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