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章 甩鍋:朱元璋的鍋 (第4/5頁)

加入書籤

作為永樂盛世的開創者,朱棣之貢獻實不亞於其父太祖朱元璋。

但在宗室問題上,他重蹈朱元璋與朱允炆之覆轍,畢竟對皇權至高無上的追求乃所有帝王之共性。朱棣因自身亦為藩王出身,削藩無異於自扇耳光。他轉而採取禮遇諸王之策,以換取諸王的認可與支援,從而鞏固自己新得之江山。

其後,朱棣的削藩之舉並未如朱允炆那般大張旗鼓,僅削除齊王、谷王、代王、岷王朱楩,其在削藩之時,仍對藩王以禮相待,並頒令限制藩王權力。至此,明朝藩王的兵權與地方治理權盡被削去,僅餘宗室供養之制。

自此,藩王不得參與領軍作戰,亦不得涉足地方管理。且將邊疆諸藩徙至內地,以防其勢力擴張,藩王遂喪失所有實質性權力。

至此,明朝宗室除了能夠獲得足夠的生活補助,實打實的權力所剩無幾。\"掠奪\"更多的財富成為了各路藩王的畢生目標。

大明弘治五年,陝西巡撫楊澄籌向皇帝上奏,山西慶成王朱鍾鎰,創造了一項生育紀錄,他已經擁有兒女94名。

他的眾多兒子也繼承了父親的生育能力,將\"生育\"競賽提升到新的高度,子女高達到163人。到了第三代,慶成王府第三代子孫已經達到510人,經過三代人的努力,整個慶王府的宗室直系人口就超過1000號人。】

******

“這個慶成王是本王的子孫後代啊!”晉王朱棡一臉陶醉地說道,剛剛從天幕上雖然知道自己要死在父皇前面,但考慮到洪武三十一年,自己也要四十多歲了,也不算短壽。而後代子孫如此之多,對於一個親王來講,也的確是值得吹一吹的事兒。

只是仍然覺浸在悲痛之中的朱棣並沒有注意到天幕之中,否則他一定要跟那個叫嘉靖的後代論一個道理,憑什麼給他一個成祖的廟號,難道就是為了要告訴世人,自己得國不正嗎?

******

【洪武年間,朱元璋冊封了朱棡為晉王,到明末,有封爵的晉系宗室後人就已經達到1851位;河南的周王,到萬曆年間的直系宗室已經超過五千人。

洪武三十一年為止,明朝皇家檔案館上能夠查詢到的皇室直系宗室人口不過才58人。到永樂年間增長到127人,嘉靖年間8203人,一百年之間暴增60倍。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增加至人。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玉牒上記載的皇室人口已經超過人。

世界上任何一個家族,也沒有如此快 的繁衍速度。到了明朝末年,皇帝已經放任宗室人口任意增長。外部壓力過大使得朝廷根本無法對內形成有效的鉗制,釋放過大的壓力反而會給各路藩王揭竿而起的機會,也只好放任宗室人口任意發展。

在明朝萬曆32年,在冊的宗室有6.2萬人,年俸祿2384萬石,相當於國家收入的84%。到了天啟4年,在冊宗室為13.3萬人,年俸祿3967萬石,相當於國家收入的143%。

也就是說光是明朝宗室的俸祿,其實就已經超過了國家總收入。這還不計算軍費,皇室開支,官員開支,修水道等等的開支,因此明末賦稅徭役非常重,也把很多權利直接下發給宗室,讓他們自己收錢。

宗室過於優厚的待遇導致民眾苦不堪言,宗王供養制度導致大部分稅收用於撫養增長迅速的宗室人口。加上藩王擁有自己土地的使用權,導致大量稅收無法上交國庫,都進入藩王個人口袋,他們就像是寄生蟲一般,光明正大地吸這個羸弱不堪的王朝的血。】

*****

洪武時空朱元璋聽著天幕上報出的數字,此時他已經來不及再想什麼馬皇后、太子朱標去世,燕王朱棣靖難繼位之些事情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子孫這麼能生,花費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