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章 甩鍋:明英宗的鍋 (第2/7頁)

加入書籤

五月份,朱祁鎮舉辦了盛大的婚禮,正式冊封錢氏為皇后。就在同一年的十月份,一直以來支援“三楊”的太皇太后張氏不幸離世。而此時,“三楊”之中的楊榮早在兩年之前就已經與世長辭,剩下的兩位老臣楊士奇和楊溥年紀越來越大,身體狀況也是每況愈下。再加上他們失去了太皇太后這座堅強的後盾,其權勢地位也逐漸衰落下來。

朱祁鎮此時已然徹底地掌控了朝政大權,乾綱獨斷,而一直以來深得他信任與寵愛的宦官王振,其權勢和影響力更是日益膨脹,猶如一輪驕陽高懸於天空之中,光芒萬丈,令人無法直視。這一點,從他在奉天殿落成的盛大宴會上打破常規親自出席,並公然將自己比作周公的舉動便可清晰地窺見一斑。

正統八年(公元 1443 年)六月的一天,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一道驚世駭俗的閃電劃過天際,直直地擊中了奉天殿那高高翹起的鴟吻之上。此事瞬間傳遍京城內外,引起眾人議論紛紛。翰林院侍講劉球藉此天賜良機,毫不猶豫地上疏進諫。奏疏中的言辭犀利且懇切,其中那句“親政務以總權綱,任賢德以重大臣”,更是直接指向了當時權傾朝野的王振。然而,劉球的一片赤誠忠心並未得到應有的回報,反而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王振對劉球的直言不諱懷恨在心,暗中指使手下羅織罪名,最終將劉球迫害至死。

時間轉眼來到正統十年(公元 1445 年),京城的鬧市街頭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就在這時,一封神秘的匿名信悄然出現在人群最為密集之處。信中的內容皆是揭露王振種種不可告人的罪行。此信一出,頓時引發軒然大波。很快,負責偵辦此案的官員便順藤摸瓜,找到了張貼匿名信之人——錦衣衛士卒王永。儘管王永只是一個小小計程車卒,但朱祁鎮卻絲毫沒有姑息之意,當即將其處以殘酷至極的凌遲之刑。如此一來,朝中上下人人噤若寒蟬,再也無人敢輕易對王振的所作所為提出任何異議。

王振好大喜功,在朱祁鎮初立時就勸其在朝陽門外的閱武將臺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

在正統年間,那廣袤無垠的北方大地之上,蒙古韃靼部落正如一輪初升的驕陽,勢力愈發強大。要知道,這韃靼部可非尋常角色,他們乃是昔日輝煌無比的元朝皇室後裔大汗脫脫不花,但實權為瓦剌部首領脫歡及其子也先所掌控。

在這對父子的卓越領導下,瓦剌部如虎添翼,實力與日俱增。漸漸地,他們的野心不再滿足於自身的領地,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原本屬於大明王朝的勢力範圍。先是關西七衛,接著又是兀良哈三衛,紛紛落入了瓦剌人的囊中。至此,瓦剌部的版圖東至遼東和朝鮮,西達甘肅以及遙遠的西域,已然成為了大明王朝北部邊疆的心腹大患。

時間來到正統十四年,也就是公元 1449 年的六月十七日。這一天,風雲突變,一則驚人的訊息傳遍了整個大明疆域——瓦剌部正籌劃著對大同發起猛烈的攻擊。一時間,各路軍情如雪片般飛往京城,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片緊張的氛圍之中。

此時,深受皇帝寵信的宦官王振聽聞此訊後,心中暗自盤算起來。他深知此次戰事若能成功,自己必將立下赫赫功勳,於是便極力慫恿年輕氣盛的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聞聽此言,亦是熱血沸騰,當即下令召叢集臣商議此事。

朝堂之上,群臣們各抒己見。其中,吏部尚書王直率領眾多廷臣共同上書勸諫,言辭懇切地指出皇上親征之舉實乃不妥。一來,朱祁鎮身為一國之君,親自出徵必然會導致朝政荒廢,無法及時處理來自四面八方的緊急事務;二來,戰場兇險萬分,稍有不慎,朱祁鎮的人身安全便難以保障。

面對群臣的勸諫,朱祁鎮卻不以為然,他提筆批示道:“愛卿等人所言,皆是出於忠君愛國之心,朕深感欣慰。然如今那虜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