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章 二批:激化的黨爭 (第2/5頁)

加入書籤

其實,那些朝廷上的閣老、尚書、侍郎們未必不清楚真實的情況,他們也知道議和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家國大義早已被個人利益和派系立場所綁架,他們必須讓自己所在陣營的主張得以延續,只有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權勢地位。即使明知自己的主張是錯誤的,他們也要在別人面前努力證明它是正確的。一旦他們的主張得不到認可,就很容易被政敵抓住把柄,從而陷入絕境。

這就是利益小集團爭權奪利內耗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他們總是把個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將家國大義拋到腦後。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個人小節,而忽略了國家和民族的大局。這種自私自利的行為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萬曆皇帝站在宮殿的庭院裡,仰頭望著湛藍的天空,臉上露出一絲無奈和疲憊。他的目光顯得有些迷離,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在這個時刻,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在位時期的種種經歷。明朝的黨爭問題在他的時代已經變得十分嚴重,而這一現象早在嘉靖年間便已初現端倪。當年,嚴嵩曾利用與蒙古人的議和事件,成功地陷害並處死了首輔夏言。

別說崇禎朝了,萬曆深知自己作為皇帝,也曾與東林黨展開過長達二十年的激烈鬥爭,但最終卻以失敗告終。他感到無比的沮喪和失落,因為他明白——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黨爭問題已經根深蒂固,難以輕易改變。這種積重難返的局面讓大明王朝陷入了一條無法回頭的死路。萬曆心中充滿了憂慮和不安,他不知道未來的日子將會怎樣,國家又該何去何從?

【督師孫傳庭肩負著剿滅闖王李自成的重任,但卻面臨著巨大的困境。他既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也缺乏人力物力等必要資源。這些資源全都掌握在陝西當地的豪強士紳手中,而這些人又與朝廷中的閣老尚書們勾結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自己能夠保住平安無事,就不在乎外面是否洪水滔天、民不聊生。這種局面讓孫傳庭感到無比憤慨,他深知這些人的自私自利行為給國家和百姓帶來了多大的災難。然而,面對如此強大的勢力,孫傳庭也只能無奈嘆息。他明白要想改變現狀並非易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來打破這個堅不可摧的利益鏈條。

而孫傳庭最缺的就是時間,但他又能有什麼辦法呢?無論是崇禎皇帝還是滿朝文武,甚至包括地方縉紳都在催著他趕緊出兵。

他們可不會管孫傳庭到底有沒有準備好,也不在乎孫傳庭需要多少時間來訓練士兵、籌集糧草和裝備。

他們只知道孫傳庭已經有了一支軍隊,就應該立刻出徵去平定叛亂。面對這樣的壓力,孫傳庭只能無奈地率領區區三萬新兵主動進攻擁有數十萬大軍的李自成。

這一戰的結果可想而知,孫傳庭雖然英勇奮戰,但終究無法抵擋敵人的強大攻勢。最後,孫傳庭戰死沙場,明朝失去了最後的希望。這場悲劇不僅讓人們感到惋惜,更讓人對明朝末年的政治腐敗和社會動盪深感痛心。

在這個世界裡,已經不存在所謂的是非黑白了,只剩下了利益的爭奪。在這種環境下,又有誰能讓人相信呢?大多數人都不得不戴上虛偽的面具,說著違背自己本心的話語。那些頭腦不清醒的人,還在不停地說著胡話;而那些正常的人,則選擇沉默不語。這就是長久以來積累下來的弊端,難以改變,而且越往後就越難以回頭。除非有一副強勁的藥劑,否則很難讓它重新煥發生機。

然而,崇禎皇帝卻缺乏足夠的魄力與手段來扭轉這種局面,他只能像一個無助的孩子一樣,被時代的洪流推著前進,茫然無措地隨波逐流。每走一步都是那麼艱難,每一次的決策都是那麼猶豫。他知道自己無法改變這一切,但又不甘心就這樣沉淪下去。於是,他只能默默地看著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