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戰略大師洪承疇 (第2/3頁)

加入書籤

經過深思熟慮,終於確定了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築城義州,並在此屯田以圍困錦州,最終迫使滿清的大敵祖大壽投降。這個決策無疑給明朝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畢竟這個祖大壽所代表的關寧軍,至從袁崇煥被殺後,就跟朝廷離了心,一旦降了清,那麼明朝在滿清面前可就只剩下山海關一道防線了。

時間來到三月,皇太極開始付諸實踐,積極推進築城和屯田計劃。而此時,明朝皇帝崇禎也意識到了局勢的嚴峻性,緊急召見了洪承疇,希望他能給出應對之策。

洪承疇在接到召見後,迅速趕到皇宮,向崇禎皇帝闡述了自己精心策劃的戰略方案。他建議部署吳三桂、劉肇基等一萬名官兵分別駐守在松山和杏山,同時派遣他自己率領的一萬五千四百名官兵鎮守在前屯衛和中後所之間。此外,還安排了一萬六千名駐防薊州的官兵分佈在中協四路、東協建昌和冷口以及兩協牆路之界。最後,讓山海和永平撫臣朱國棟駐守山海關,鎮臣馬科則負責防守中後所和前屯衛。

崇禎皇帝對洪承疇的戰略對策表示高度讚賞,並將其與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韓琦、范仲淹相提並論。這一評價充分顯示了崇禎對洪承疇能力的信任和肯定。

然而,儘管洪承疇的戰略看似無懈可擊,但歷史的發展卻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而這個最大的變數就是當初信任他的崇禎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更喜歡對手下的大將胡亂指揮。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駐紮寧遠的洪承疇接到聖旨,讓他迅速救援被圍困的錦州城。洪承疇深知此時出兵並非明智之舉,但皇命難違,只得匆忙調集各路軍隊前往錦州。

洪承疇調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山海關總兵馬科、密雲總兵唐通各率所部來援,加上其麾下本來就有的寧遠總兵吳三桂、遼東總兵王廷臣、東協總兵曹變蛟、援剿總兵白廣恩,共計八總兵十三萬大軍。這些軍隊來自不同的地區,彼此之間缺乏默契和配合。而且,由於時間倉促,軍隊的物資準備也不充分。但洪承疇還是帶著這支龐大的軍隊踏上了征程,希望能夠解錦州之圍。

時間來到了三月下旬,此時的錦州外城已經被清兵攻破,整個城池已經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形勢變得異常嚴峻。

而到了四月下旬的時候,洪承疇採取了逐步推進的戰略戰術,他率領著明軍一步步向錦州城下逼近。在這個過程中,一向以野戰無敵著稱的滿清八旗軍卻屢屢戰敗。

洪承疇不斷建立營地,並且在戰鬥中堅守陣地,同時也取得了數十次小規模勝利。面對如此局面,就連皇太極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甚至考慮放棄圍困錦州的計劃。

但是,此時的崇禎皇帝已經被洪承疇的輝煌戰績衝昏了頭腦,完全忘記了謹慎行事的重要性。在七月份的時候,他突然改變了態度,強硬地要求洪承疇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儘快結束這場戰爭。然而,洪承疇心裡清楚得很,儘管他手握十三萬大軍,但要與滿清八旗軍展開野外戰鬥,他們的優勢並不明顯。如果硬著頭皮出兵,結果必然會像安史之亂中的潼關之戰那樣,哥舒翰帶領的軍隊全軍覆沒。可惜的是,洪承疇和當年的哥舒翰一樣,面對崇禎皇帝的命令,根本無法拒絕。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舉行了莊嚴的誓師儀式。他手下的八位總兵率領的十三萬大軍中,有六萬人由他親自率領作為先鋒部隊,其餘的則作為後續力量跟進。最終,這支龐大的軍隊集結在了錦州城外的松山城附近,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公元 1639 年,即明朝崇禎十二年,也是清朝崇德四年的八月十四日,皇太極在得到明援兵已經到達的訊息後,親自率領著滿清全國的十二萬大軍,氣勢洶洶地從盛京火速趕來。他們在松山和杏山之間安營紮寨,並將軍隊部署在明軍的南面。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