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3章 正統之爭 (第1/3頁)

加入書籤

【隆武朱聿鍵和魯王朱以海都屬於明太祖朱元璋的旁系後裔,在南京、杭州相繼淪陷並降清之後,他們分別在福建和浙東地區建立了隆武和魯監國這兩個政權。

不出任何意外,抗清戰線,因隆武和魯監國的同時存在而變得更加混亂不堪。

隆武帝與魯監國之間的爭鬥主要圍繞著爭奪正統地位展開,隆武為了提升自己的正統性,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浙東地區勸說,並試圖說服浙江官員前往福建。同時,他還讓福建官員掌控了溫、處、衢等府。

相比之下,魯監國政權的建立時間較晚,而且在建權初期相對封閉。因此,一些浙江官員認為隆武具有更高的正統性。然而,當魯王面臨隆武的威脅時,他表現出了強烈的抗拒態度。從此,隆武帝與魯監國這兩個政權幾乎勢同水火,在清軍向南逼近的嚴峻形勢下,雙方互相不提供援助,甚至多次發生使節被殺害的事件。

每當踏入諸侯割據或者改朝換代的時期,文人墨客們常常會不擇手段地利用言語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標,甚至不惜誇大其詞,對所效力的政權進行阿諛奉承和歌功頌德。明朝的遺老遺少們往往憑藉著儒家禮制,將南明的幾個政權視為當時的正統代表。他們秉持著“晉既然被賦予了正統地位,琅琊又是晉帝的兒子,懷愍二帝已經駕崩,江南地區便興起了新的政權,兄長去世後由弟弟繼承皇位”這樣的觀念,與仕清計程車人以“繼承明朝驅除盜賊”作為清朝正統來源的依據進行激烈對抗。

不僅在明清兩代之間存在正統之爭,就連南明的各個政權之間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例如隆武帝與魯監國兩個政權之間的爭鬥。當南京和杭州相繼被清軍佔領之後,隆武帝率先在隆武元年(1645年)閏六月二十七日登基稱帝,魯王則在下個月開始監國。於是,雙方圍繞著正統性展開了多次激烈的口水戰。

地方鄉紳作為魯王和隆武兩個政權官員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他們以本土為立足點,充分發揚\"忠孝節義\"的精神,成為傳播本政權正統性的主力軍。隆武帝朱聿鍵從浙江北部前往福建時,跟隨者大多是即將赴任福建的官員、福建的勳貴將領,還有在浙江不得志的遺老遺少。這些人將朱聿鍵包裝成南陽的漢光武帝劉秀。

黃道周的勸進表指出,朱聿鍵具備晉元帝和漢光武帝的特點:坎坷的身世、良好的品德、合乎倫理的血緣關係以及所處的南北亂世局面,而且身處昔日越王勾踐忍受屈辱的地區。如此眾多的巧合匯聚在一起,意味著朱聿鍵必定能夠收復二京、告慰列祖列宗,從而確立了朱聿鍵即位的合法性。

張家玉從聯絡和歷史發展規律的角度出發,認為光武帝中興的歷史將會迴圈發生在擁有相似背景身世朱聿鍵身上,以此激勵部將、宣傳忠義。

隆武朱聿鍵即位之後,因為他認為自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孫後代,所以他想要恢復明朝的舊制度,並讓明朝再次繁榮起來。同時,他還想證明自己和明世宗一樣,透過旁系親屬晉升到皇位,並且肩負著政治責任。於是,他模仿明世宗對於\"統\"的改革,大力推崇明太祖以及自己所在的唐國藩王,以顯示自己的正統地位。此外,他還在福州建立了太廟和唐國宗廟,追封唐國的祖先們都為皇帝皇后,以此來表達對他們的尊敬。

與此同時,浙江地區的鄉紳們紛紛將魯王朱以海比作西晉末年的司馬睿。當魯王在紹興監國之後,張岱曾經親自接待過他。在這次接待過程中,張岱精心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賣油郎》傳奇表演。無論是出於巧合還是張岱刻意為之,這一情節都與他想要表達對魯王登基的祝賀之意不謀而合。

在前文敘述中,一直使用“魯王”來稱呼這位新君。然而,當話題轉向戲劇和飲酒時,卻突然改用了“睿”這個字。\"睿\"作為一種尊稱,通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