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章 先贊:堪比老朱的亡國之君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天幕繼續講解......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曾經有許多朝代走向覆滅,而那些亡國之君們,往往被人們貼上各種負面標籤。他們或是昏庸無能、荒淫無度;亦或殘忍暴虐、肆意妄為;更有甚者,只是一個毫無主見、任由他人操縱的木偶罷了。

然而,這樣的評判標準卻無法套用在崇禎皇帝這位特殊的亡國之君身上。相反,他贏得了後世之人的深切憐憫乃至讚譽有加。

眾人皆言,崇禎原本具備著一個成為明君的意志,只嘆命運弄人,讓他降生在了一個錯誤的時代。

即便是在取大明而代之的滿清史官所編纂的《明史》當中,對崇禎帝亦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書中稱其在位一十七載,從未沉溺於女色誘惑,終日勤勉不懈且行事謹慎入微,全心全意致力於國家政事的打理,其品德之高潔已然超越古往今來諸多帝王之楷模。即便面臨國破家亡之大難,依然堅守氣節,毫不自汙,實乃亡國之君中的忠義剛烈之士!如此崇高的讚譽,幾乎可以與開創大明江山的千古一帝、太祖朱元璋相媲美矣!】

浩瀚無垠的天幕之下,朱元璋凝視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疑惑。

這部由後世清朝人編纂的明史,竟然將自己這位開創大明盛世的皇帝,與那個走向滅亡的明朝末代君主崇禎相提並論!儘管書中對自己讚譽有加,稱之為千古一帝,但這樣的比較仍讓朱元璋感到極為不快。畢竟,作為一個開國皇帝,誰願意被拿來和一個亡國之君放在一起談論呢?

洪武十四年,與朱元璋一同並肩作戰、浴血奮戰打下這片江山的眾多臣子們,如今大部分還健在。然而,此時此刻,他們卻都沉默不語,無人膽敢輕易發聲。

大家都清楚地知道,這天幕上所展示的內容充滿了敏感性和爭議性。一方面,它明確指出崇禎乃是明朝的亡國皇帝;另一方面,又暗示他與“上位”(即朱元璋)有著某種相似之處或可比之處。在這樣複雜而微妙的局面下,無論發表何種言論,恐怕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殺身之禍。

甚至有些人還閉上了眼睛不敢看著天,但仍然任由天幕中的解說詞鑽入自己的耳朵裡。

“一個亡國之君竟然能得到如此之高的評價!這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大明朝究竟遭受了何種劫難,竟至於走向覆滅之路?”

持有這般想法的人絕非僅有朱元璋一人而已。在不同時空,彼時身處第二時空的宣宗朱瞻基、第三時空的明憲宗朱見深以及未來的明孝宗朱佑樘、第四時空的武宗與興王等人皆對此深感困惑不解。

而尤為關注此事者,則當屬萬曆四十七年,已然處於風燭殘年之際的萬曆皇帝。畢竟事關自家孫兒之事,且與自身關係密切異常,故而他務必要弄清楚其中緣由。

此時此刻,萬曆已然知曉這位朱由檢乃是自己從末見過面的孫子、太子朱常洛的兒子,但對於其為何最終由這位根本不太可能的孫子登上皇位,他全然無從得知。

此時,他已經下定了決心:倘若天幕之上但凡出現哪怕隻言片語描述朱由檢乃暴虐無道、昏聵無能或徒具虛名之輩,那麼萬曆定然會下定決心,即便要再度與滿朝東林黨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爭鬥,亦在所不惜,也要廢掉朱常洛的太子之位。

天幕繼續......

【在那風雲變幻的明代,歷經十六代帝王更迭,其中崇禎帝若論歷史評價,絕對稱得上是名列前茅者。他登基稱帝一十七載,展現出尋常皇帝難以企及的果敢與決斷力:

首當其衝之事,便是其年少有為卻又沉穩果決,一舉剷除了權勢熏天的宦官魏忠賢。

話說天啟七年之際,在位僅僅七年的明熹宗朱由校突然病亡。因朱由校膝下無子,作為朱由校的親弟弟,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