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章 南明開始 (第2/3頁)

加入書籤

劉孔炤他們事先寫好的擁立福王的誓文,急急忙忙地說:“快拿筆來!”然後讓大臣們簽字。好多官員被他這氣勢嚇得,只好在誓文上籤了名。】

“這個劉孔炤竟然是伯溫的後代,實在令人意想不到誠意伯這一爵位傳承兩百多個年頭啦!”此刻,洪武十四年的天空依舊被夜幕籠罩著。自從誠意伯劉基離世六年以來,朱元璋尚未下令讓劉伯溫的後人承襲爵位。此時此刻,他已然下定決心要把這份榮譽歸還給劉家。不過,心中仍有一絲疑惑縈繞不去:為何到了第六代誠意伯,卻變成了老劉的第十一代孫子呢?莫非老劉家當真如同神仙下凡一般,個個長壽不成?

“誠意伯之位乃是世宗嘉靖帝親自恢復的,如今看來,果然在緊要關頭能夠發揮出巨大作用啊!”萬曆帝想起了爺爺的所為,不禁暗自慶幸,這總算是可以揚眉吐氣一回了。

“自古以來,確立太子之位都需要經歷一場激烈的紛爭與角逐,更何況是擁立天子呢?衷心期望這位弘光帝能夠將國家的整體利益置於首位,親近賢能之士,疏遠奸佞小人。切不可因為自己曾經被東林黨兩次反對繼承皇位,便對他們心存偏見和隔閡。”

身處萬曆時期的東林黨臣們儘管內心深處持有這樣的想法,但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把握。畢竟,在崇禎皇帝以身殉國這件事情上,東林黨的責任可謂不輕。此次他們再度違背傳統禮法,堅決反對朱由崧繼承皇位登基稱帝,恐怕免不了又要遭受新一輪的沉重打擊。

然而,即便如此,這些東林臣子依然懷揣著一絲希冀,盼望著新君能夠“明辨是非”、“廣納忠言”,引領大明王朝走向復興之路。只是未來究竟如何發展,誰也無法確切預料……

【四月二十八日,朱由崧來到浦口,受到魏國公徐弘基等一眾官員的迎接。

第二天渡過長江,船就停在燕子磯。經過三推三讓,朱由崧接受了勸進。

五月初一這天從南京西南的三山門下船上岸。在大臣們的簇擁下,先坐轎子從南京城外一直到孝陵門前,嚮明太祖告祭,接著又特意去祭拜了懿文太子朱標。

然後呢,他從正陽門進了南京城,一直到東華門進了皇城,下馬步行走過皇極殿,參拜奉先殿,之後從西華門出來,離開皇城,進了行宮(內守備府),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見。

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武英殿登基稱帝,改年號為弘光。他在登基詔書裡發誓要為崇禎報仇,還頒佈了二十五款新政策,像減免錢糧啦,整頓漕糧啦,鼓勵墾屯啦等等,可就是隻字不提剛剛把李自成趕走,佔據了北京,同樣是女真人建立的滿清政權。】

“我的後代二百多年後依舊是魏國公啊!哈哈哈哈……”徐達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放聲狂笑起來,彷彿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他那爽朗豪邁的笑聲。此刻的他,早已忘卻了身旁還有那位威震天下的老哥哥——朱元璋。

然而,朱元璋並未因此而動怒,相反,他以一種超乎尋常的寬容態度,默默地允許了徐達這種看似有些失禮的舉動。因為他深知,兩百七十多年後魏國公的後裔依然屹立不倒,這無疑向世人展現出了他作為一國之君的寬廣胸懷和大度風範。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朱標卻陷入了極度的困惑與震驚之中。“我怎會成為懿文太子呢?”他喃喃自語道,聲音中充滿了難以置信。

儘管他心裡清楚,自己的兒子朱允炆最終難逃被其四叔朱棣推翻的命運,但好歹也曾在位三年,身為堂堂正正的皇帝爹,自己怎麼可能連個廟號都沒有呢?這實在有悖於禮法常規。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或許是老四朱棣為了鞏固自身的正統地位,刻意抹去了他這位正統皇位繼承人的廟號。想到這裡,朱標的心情愈發沉重,彷彿一片烏雲籠罩心頭,令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豈止是興宗的廟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