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2章 滅明先鋒李成棟 (第1/3頁)

加入書籤

【“高臺愛妾魂將斷,南雁方過翡翠樓。”這句詩出自明末清初時期的《趙夫人歌》。此長詩曾一度與吳偉業那膾炙人口的《圓圓曲》齊名。眾所周知,《圓圓曲》所描繪的乃是吳三桂因愛妾陳圓圓的緣故,衝冠一怒為紅顏,毅然決然地聯合清兵去攻打李自成的傳奇故事。然而,《趙夫人歌》講述的卻是另一段動人心魄的歷史往事——降清明將李成棟的愛妾趙夫人以決絕自盡之方式苦勸李成棟反清歸明的英勇事蹟。

雖說從詩歌藝術成就的角度來看,《趙夫人歌》遠遜於《圓圓曲》,但它字裡行間所透露出的那股悲壯豪邁之氣,卻別具一番震撼人心的力量。彷彿能讓人穿越時空,親眼目睹那位深明大義、剛烈不屈的趙夫人,如何在生死關頭,用自己的生命奏響一曲激昂慷慨的反清之歌。其情其境,令人動容,也讓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再度煥發出熠熠生輝的光芒。

話說在江西之地,金聲桓與王得仁二人於南昌毅然起兵,舉起了反清大旗。這一壯舉發生沒多久之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度上演——清廷兩廣提督李成棟竟然在廣州也宣告反清歸明!一時間,風雲變幻,局勢愈發撲朔迷離起來。

說起金聲桓反清一事,其公開宣稱的緣由乃是遭受了江西巡撫和巡按的索賄逼迫所致。然而,那曾經替清廷立下赫赫戰功,親手擒殺隆武、紹武這兩位南明皇帝,併為清朝開拓疆土達千里之遙的李成棟,他又為何會做出叛清歸明這般驚人之舉呢?若想洞悉其中原委,徹查李成棟反清事件的來龍去脈,我們首先需要對李成棟此人的生平經歷展開一番詳盡的探究。

李成棟,寧夏人也,其家族世代為寧夏衛所軍戶,自幼習武,勇猛善戰。他年少時便投身於明末農民起義軍,成為闖王李自成麾下高傑所部的一員,並因作戰勇敢而獲得了“李訶子”的綽號。

後來,隨著形勢變化,當洪承疇擊敗李自成部之時,高傑率領所部歸附明朝,開始在陝西一帶與其他農民軍展開激戰。崇禎十七年(1644年),東山再起的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成功奪取陝西三邊地區。面對這一局勢,高傑不得不帶領部隊向南逃竄。弘光帝即位後,任命高傑為興平伯,負責鎮守徐州和泗州等地。

然而,命運多舛。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高傑在河南被總兵許定國設宴謀殺。史可法急忙趕往高傑軍中處理善後事宜,並任命李成棟為徐州總兵,繼續鎮守徐州。

此時,清朝豫親王多鐸率領大軍南下,準備剿滅弘光政權。李成棟遭遇清將準塔的攻擊,最終戰敗。隨後,李成棟與李本深、楊承祖、胡茂楨等多位高傑部下的將領紛紛投降清朝。清朝政府隨即授予李成棟吳淞總兵一職。

李成棟擔任吳淞總兵之時,在其負責嘉定地區發生了“嘉定三屠”的慘劇。

大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十二日,清廷任命的嘉定縣令張維熙在轄區開始執行剃髮令,訊息一出,嘉定百姓群情激憤。他們一致推舉在嘉定賦閒的前明都察院觀政、進士黃淳耀,前明左通政侯峒曾等人為首領,帶領嘉定百姓抵抗清軍。

黃淳耀和侯峒曾二人挺身而出,懷著滿腔熱血,將嘉定城中的百姓們緊密地組織起來,驅逐了清廷任命的縣令張維熙,一舉佔領了嘉定縣城。

在南京的多鐸聽聞此訊息後,大為震怒,他深知若不及時鎮壓,必將引發更多地區的反抗。於是,多鐸迅速下令給李成棟,要求其率領所屬部隊五千精銳人馬,火速趕往嘉定進行圍剿。

李成棟一路上,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皆化為一片廢墟,無數無辜百姓慘遭屠戮,哀鴻遍野。

七月初一,黃淳耀和侯峒曾傾盡全力,集結了來自各方的十萬餘民軍,準備與李成棟展開殊死一搏。儘管民軍人多勢眾,但其中大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