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8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1/4頁)

加入書籤

“子夜,你…你剛才進屋之前,說……有啥事來著?”劉村長迷迷瞪瞪的紅著臉問道。

“劉叔,我想在家村…”

李子夜話剛說沒兩句,坐在他身邊的劉村長和張支書,就扛不住的醉倒在桌前,轉眼呼呼大睡起來。

李子夜無奈的搖了搖頭,把村長和支書扶到床上。然後拿出紙筆,給他們留了書信。

待第二天,村長迷迷糊糊的醒來,頭疼的他忽然看見書信,整個人頓時酒醒了大半!

“啥?要在村裡建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我的天!”

隨著劉村長酒醒,張支書看見書信後,也頓然瞪大雙眼,知道這是一件大事。

正好老年活動中心的施工隊,他們還在物色,包括最終的設計方案,也得符合全村大部分人喜好。

如今這事由李子夜參與,他們一百個放心。加上李子夜那邊也有合適的施工隊伍,就上次來建《嚮往生活》江南別院的團隊。

……

五天過後,李子夜跟供應商訂的紅銅、石柱、磚塊等材料,以貨車為單位的運送過來。

家村的老年活動中心圖紙,則在李子夜的精心設計下,躍然紙上。

他汲取了“圓明園夏宮”的風格,將園林與宮殿完美融合。把活動中心設計成一座小型的夏宮。老人們可以在這裡賞花、賞景,各種娛樂,頤養天年……

在李子葉的操刀下,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也就是施工隊。

江南別院的團隊,已經聯絡過了,他們忙完手上的活就立馬趕來,預計兩週半時間左右。

趁著這段空隙,李子夜完善器具,準備搭建一處更大的“古煉爐”。

該爐為豎高爐,像個圓形的煙囪。李子夜預計要建六米高,三米直徑,才能一次煉化四、五百斤的紅銅。

如此大的工程,需要極大的耐心與毅力。只見李子夜二話不說,直接把磚塊搬上推車,然後一路拉到村外空地。

等拉完一車後,他一刻不停,繼續拉第二車。眼前這些體力活,對他來說是一種修心。就跟種田一樣,雖然會感到累,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在李子夜忙裡忙外,不停搬磚的時候。劉村長和張支書他們,帶著村裡還能幹活的中老年,趕來過來。

他們不忍心見李子夜一個人忙活,所以都跑來幫忙。

即使其中不少人,已經五、六十歲,但還是熱忱的搬起磚塊,推著小車,一路吆喝的前來支援。

“子夜!你這娃也真是的!這麼大的活,咋一個人幹呢?”

“叔和嬸雖然年紀大了,但拼一拼的體力還是有滴!”

村裡長輩們源源不斷的搬來磚塊,他們文化水平不高,說起話來也沒城裡人漂亮。但為人卻很真誠、實在。

李子夜把這些都記在心裡。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將磚塊搬到空地,然後砌起紅泥,開始搭建“古煉爐”。

首先李子夜和村裡長輩們拿著鋤頭,在三米直徑範圍挖出地基。讓高爐的基座,能夠嵌入。

在挖好基座後,基座水平與否,也很關鍵。是直接關係到“古煉爐”是否會傾斜倒塌。

按照村子裡的土辦法,村裡長輩們會拿來一碗水,然後放置在地上,看水面跟碗口距離,是否勻稱。

這種方法在古代,有句諺語叫一碗水端平,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古人會用相應的器皿,在內部用漆汁畫線可做刻度,然後就能用來測量水平面……

只不過端水這方法,測量範圍取決於碗底大小,碗大的就大些,碗小的就小些,但都很累很麻煩。

這時,李子夜從家裡拿來一根準繩,外加一條修長的木槽。

在古代,老祖宗建造建築的時候,會用到多種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