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5章 過年 (第1/2頁)

加入書籤

父親在瀋陽北陵公園去世後,母親領我們七個孩子到新民縣前當鄉大太平莊村的繼父家裡過日子。那是1969年秋天。轉眼就是70年代的第一個春節,俗稱過年。

我記得1970年的第一個春節是這樣過的:當時,繼父家窮,排行老四的繼父沒有房子,我們一家九口人只能擠在繼爺爺繼奶奶的三間破舊草房的西屋的南炕上。

睡覺時,南北炕距離兩米多,彼此的呼吸聲聽得見聞得著,打呼嚕說夢話磨牙聲此起彼伏,好不尷尬。

為了破除這種尷尬局面,母親用舊床單縫製了一個大幔帳掛在炕沿上方的木杆上,遮住了對面的視線,營造了一個小小的私密空間,避免了許多尷尬的場面。

以前在城裡過年,由於父親是醫生,收入較好,母親是不愁過年的,因為吃的穿的用的父親都買回來了。

到了繼父家,家裡除了玉米麵白菜蘿蔔用來充飢,其他的,比如雞鴨魚肉一樣沒有。

母親翻出從城裡帶來的幾個零錢,去八里外的供銷社買了幾斤豬肉,一點白糖紅糖醬油,還買了點芹菜。

我和弟弟跟母親要鞭炮,母親找來找去又找出幾個零錢,我和弟弟跑去村裡的代銷店買回兩掛小鞭。

三十的前些天,買不起新衣,母親便把我們七個子女的舊衣裳洗淨晾乾,讓我們在年三十穿上乾淨的衣裳。

三十那天早上,母親開製造過年的酒席,先把豬肉烀了,切成小塊,炒菜用。留下點生肉剁成肉餡包芹菜餡餃子。然後用大鐵鍋燉豆腐炒幹豆腐絲炒白菜炒蘿蔔絲,這樣湊合著弄了五個菜。

母親看了看那五個菜,自言自語:“不能吃單呀,還差一個菜。”

想了想,母親去了外面的院子裡生起了土爐子,坐上小鐵鍋,鍋裡放上豆油,和好白麵,將面切成爐子形狀,扔進滾開的油中,炸出香甜的大果子。

這樣開飯時,飯桌上就有六個菜了。一家九口人圍坐在從城裡帶來的木桌上,吃得卻也甜甜蜜蜜快快樂樂。

正吃呢,母親說:“小崽子,光顧吃了,忘了放鞭炮了。”

我和弟弟急忙拎起鞭炮跑出去,片刻,院子裡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

***

小學一年到五年,在同學中,我一直是班裡、學校、全公社(現在稱鄉鎮)跑得最快的人。

60米、100米、200米的比賽,無論是有無障礙,我都是第一名的比賽成績。因此,我還代表公社的體育代表隊多次參加縣裡的運動會。

我跑得快,有一個條件,就是光腳跑,不能穿鞋。

每次比賽上場前,我都甩掉母親為我做的布鞋,光著大腳丫子,小跑到起跑線前,彎腰蹲下,聽到發令員一聲槍響,我像兔子一樣向前跳起,又像瘋狗一樣向前狂奔……每年我都跑出第一名的成績。

算草本、作文字、文具盒、鋼筆、鉛筆等獎品,每年都讓我驕傲一段時間。

可是後來事情有了變化。

1975年我代表公社少年組參加縣裡的體育運動大會。

公社的物質條件比我們大隊(現在叫村)學校的條件好,參賽的運動員每人都借用一雙釘子鞋。

釘子鞋,是跑賽的專用鞋,運用好對比賽對提高速度有極大幫助。

但是我這麼些年習慣於光腳跑賽,穿上釘子鞋不習慣反而跑得慢,於是我對教練說我想光腳跑。

教練嚴肅地說:“公社想方設法弄來這幾雙釘子鞋,你卻不想穿?別的公社的運動員都穿釘子鞋,你不穿,你想丟咱公社的臉?!”

我說:“我不想丟臉,我想跑第一……”

教練:“不想丟臉,那你必須穿釘子鞋,否則不能上場……”

我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