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 (第1/2頁)
一份是家書。
在國書中,嬴渠梁向嬴政問明瞭嬴政大軍現在的狀況,包括嬴政手底下的兵力和糧草情況,以及是否需要來自秦國的增援。
與此同時,他也向嬴政表明了秦國這邊的議和態度,是讓魏國將崤山以西的地界全部割讓給秦國,魏人撤退至崤山以東,並向秦人賠償糧草、布匹和鹽鐵等資源若干。
並非不想向魏國索要更多的城池,可即使要得到,也得能夠接得住才行。
秦國現在變法剛剛起步,據山而守,已是極限。
與其向魏國索要過多的土地,倒不如向魏國多要一些資源,用來發展秦國。
不過,這批糧食、布匹和鹽鐵,對於魏國來說,著實不是一筆小數目。即使是魏王,也得掏空國家的倉庫,才能把這批物資給湊出來。
多虧嬴政攻下了大梁城,嬴渠梁才能這樣跟魏惠王漫天要價。
如果魏惠王答應了嬴渠梁的要求,至少今年,他是沒底氣再發動什麼對外戰爭了,即使是明年也夠嗆。
嬴政將談判的底線交由嬴渠梁來決定,是一項十分明智的選擇。唯有嬴渠梁最清楚,現在的秦國最需要什麼,魏國能夠承受的極限又在哪裡。
在寫完這封國書後,嬴渠梁頗為興奮地對嬴稷道:“待崤山屏障一到手,我秦國便不必再跟魏國死磕。我們可以據山而守,好好發展壯大自身。等時機成熟了,將巴蜀之地一併拿下,我秦國東出爭霸便再無後顧之憂。”
在與嬴稷和白起等人的交談中,嬴渠梁也意識到了巴蜀之地對秦國的重要性。
巴蜀之地有豐富的礦物資源,有鹽池,又可作為秦國的糧倉,將這兩處拿下,秦國便可盡得巴蜀的人力、物力。
在嬴稷的世界中,巴蜀兩國皆是秦惠文王時期納入秦國版圖的。
巴國與蜀國互為仇敵,巴國被蜀國擊敗後,曾向秦國求援。
對於攻打蜀國一事,嬴駟十分心動,卻又擔心蜀道難行,秦國一旦陷入巴蜀之爭中,恐怕會被周邊的國家趁虛而入。
張儀看出了嬴駟的顧慮,剛好,他個人也有類似的想法,於是,他主張應該率先攻打韓國。
司馬錯卻認為,秦國攻打蜀國,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一旦成功卻能得到蜀國的資源,秦國要是攻打韓國,很可能引得其他國家合縱攻秦,到時候,秦國便是勞而無功。
最終,嬴駟採納了司馬錯的諫言,命令司馬錯、張儀等人攻打蜀國,並在滅蜀之後,順帶著將巴國也拿下了。
事實證明,這是一項十分明智的抉擇。
巴蜀之地因鹽池和良田而成為富庶之國,秦國將巴國和蜀國一口氣吞下後,得到了巴國和蜀國的全部資源,秦國因此而變得更加富庶,糧食產量也急劇上升。
後來,秦武王嬴蕩與秦昭襄王嬴稷能夠指哪兒打哪兒,也是因為他們有了足夠的底氣。
嬴稷一聽嬴渠梁說要攻打巴國和蜀國,頓時就來了勁兒:“待大父要出兵那一日,如果稷還在這裡,這攻打巴蜀之地的事,定要算稷一份!”
“攻打巴國和蜀國之事,還是稍後再考慮吧。”嬴渠梁道:“現在,你要考慮的,是好好給政兒寫一封家書。”
一談到這個話題,嬴稷立時就變得興致缺缺。
他膝下兒子不多,孫子卻不少,他還從來沒給他膝下哪個兒孫寫過家書呢!
一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後輩,也配讓他花心思?
嬴渠梁見狀,一個眼神掃了過去:“駟兒都在寡人的要求下,給政兒寫了一份家書,你不會還比不過駟兒吧?”
嬴稷:“……”
拿他同他年僅四歲的阿父比?
嬴稷:“……知道了,稷會寫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