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章 滅私兵城寨(一)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有驚無險的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了。

田野裡,沉甸甸的豆莢壓彎了豆杆,也映在了喜氣洋洋豐收人的眼睛裡。

不過,這些沒看在李恪的眼裡。因為,李恪已經準備對那兩個私兵寨子動手了。

這段空閒的時間,李恪基本上無所事事,自己任命的代理官員一部分轉正,一部分被朝廷任命的取代。前車之鑑不遠,官吏們都很敬業,因此李恪有了大把的空閒時間用來搞配重投石機。

現在的配重投石機已經不是開始的那臺了,變成了一臺高丈八,能夠將三十斤的石塊扔到三百來步遠的地方的戰爭機器。除此以外,老爹李世民藉著賞罰的機會,讓李恪身邊的禁軍達到了兩千人。

很不錯!

李恪正在等田裡的秋收完畢,雖然有禁軍兩千人,但是李恪還打算招點兵募。大唐的軍隊系統中,十六衛管天下折衝府。但是十六衛中,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因為經常侍衛皇宮,這四衛也因此被叫做禁軍。除了十六衛外,唐軍還有邊軍和兵募。

邊軍分為屯戍軍和府兵,屯戍軍是常備軍,一邊屯墾一邊戍邊。邊防府兵就不多說了,就是府兵在邊疆服役。

兵募,就是募兵,分為常備兵和臨時兵。比如隋煬帝麾下大名鼎鼎的驍果,就是募集的常備軍,不過,也送了隋煬帝上路。臨時兵募,就是打仗時招募,打完後解散。

屯戍軍是沒有軍餉的,朝廷只發軍械,其餘屬於自給自足的那種。府兵也沒有軍餉,日常用具短兵刀弓箭盾自備,當然,朝廷也發,不過朝廷發你就得出錢了。甲冑弩槊這是朝廷發的,府兵只能在戰時取用。

兵募則是,你只管來人,其餘的都是朝廷解決。

當然,這三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出去打仗後,打贏了後允許自由搶掠。不過,一般來說,主帥會控制搶掠的力度,畢竟從搶掠變成燒殺搶掠再變成屠殺太容易了。有這麼一句話,府兵打仗為什麼,戰功是來實現階級躍遷,財富則是來自勝仗後的搶掠。

李世民在隋末唐初時為什麼很得人心,就是在於軍紀控制的好。李世民帶兵打仗時,麾下軍隊搶掠現象是比較少的。根源就在於,李世民用自己的私房給賞賜來換取將士們儘量少搶掠。

這樣一來,和別的軍隊一對比,李世民軍隊的軍紀那可不是好太多了,那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區別了。

當然,跟著這些新來的禁軍一起的,還有李世民的賞罰。

賞:整頓吏治有功,巡視河防有功,所以加起來,李世民賞了李恪錢五十萬,也就是五百貫,絹三十匹。權萬紀規勸有功,賞錢三十萬,絹二十匹。秦懷道亦規勸有功,賞錢二十萬,絹十匹。

而隨行的普通禁軍將士,也都每人賞錢一萬,絹一匹。

這個賞賜,李恪咂摸了下,說它低吧,又有點高了;說它高吧,它又不是很高。反正吧,那幫御史是挑不出錯來的。

那個罰就有意思了,除了李世民的口頭申飭一張,就是削了李恪的食邑一百戶。天可憐的,李恪目前攏共才兩百戶食邑,一削就去了一半。不過,面對這個處罰李恪只是拍拍屁股就沒放在心上了。

畢竟,李恪從來就沒打算靠食邑過活。

田裡的秋收完畢,正好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也是征戰的好時節。

坐在馬車上,李恪看著掛在車廂上的地圖,時不時抓過蒲扇扇兩下。李恪也算是明白,為什麼前世看歷史影視劇,都喜歡在秋冬征戰了,就一個原因,這甲冑如果是大夏天穿戴……桑拿房不外如是。

沒得辦法,李恪做為一軍統帥,哪怕是乘坐馬車,只要是行軍狀態,甲冑是必須穿戴的。要知道,士兵行軍一般行軍只穿軍服或輕甲,重甲是放在隨軍馱馬和馬車上的。只有在臨戰狀態時,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