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五都之策 (第1/2頁)
三軍大都督府,程知節和尉遲恭在一起喝酒。三軍大都督府說忙也忙,說不忙也不忙,基本上花兩個半時辰就能幹完所有的公務。當然,主要是因為三軍大都督府是草創,官員配置不是很齊全,許多事還是由兵部暫代,所以才讓人悠閒的時間很多。
“陛下看起來很不喜歡府兵。”尉遲恭咂摸了下嘴唇道,“不過細細想來,對比兵募,府兵確實差了幾分意思。不過,兵募實在是太花錢了。”
“錢?”程知節丟了顆花生進嘴裡,“你什麼時候見過陛下缺錢?別忘了,陛下還是吳王的時候,每年要給朝廷送多少錢糧啊!不說別的,就這個地豆,也不知道陛下賺了多少錢!”
花生這玩意鋪開的很快,油炸花生米又香又脆,從江南沿著運河迅速傳到了關中。只不過,花生的種植鋪開的還不是很廣,所以油炸花生米價格還是挺貴的。不過,對於程知節而言,灑灑水啦。
程知節和尉遲恭都看出來了,李恪是將主要軍權集中在中央,同時給地方一部分兵權。這樣一來,既能防止兵權分散,同時也給予了地方一定的自衛反擊能力。因為,如果事事依賴中央的地方沒有一定便宜行事能力的話,搞不好一些小亂子就會迅速發展成大亂子。
而且程知節也覺得,李恪會將財權和後勤保障能力牢牢抓在中央的手中。
簡單來說就是,想拉著地方禁軍造反?李恪讓你連開拔的錢糧都沒有。
算了,不多想了,自己年紀也大了,就待在這三軍大都督府裡,能幫襯陛下多少就幫襯多少吧。
……
楊婉在後宮裡愁眉不展,自己封淑妃沒什麼,怎麼兒子李仁封了吳王!要知道,夫君可就是吳王起兵靖難的啊!
愁眉不展的楊婉,都沒注意到李恪過來了。
“朕的淑妃,怎麼一直唉聲嘆氣啊?”李恪笑著走近道。
楊婉嚇了一下,趕緊見禮道:“見過大家!”
“是不是因為千里的事?”李恪讓宮人搬來一張躺椅,躺下去後很是閒適地道。
“夫君啊,你就是吳王起兵靖難坐上帝位的啊,難道你就……”
沒等楊婉說完,李恪就抬手製止了道:“朕是要建立一個制度,一個親王靖難的制度!琨兒是個好孩子,小小年紀就有賢君風範,將來當是一代明君!可是,琨兒之後呢?
當年先帝將朕封在吳地,最開始是將朕打造成給大兄最鋒利的刀,後來朕更是被給予厚望,不僅要當大兄手裡最鋒利的刀,也要成為壓制權臣最重的劍!可惜,大兄天不假年。”李恪嘆道,“為此,朕就不能不考慮的遠一點。按道理說,朕已經登基為帝,吳王這個名號當不再用了。
可是,朕現在要打破這個規矩,吳王這個名號,就是靖難親王專用!千里這個孩子,非國難時,是琨兒手裡最快的刀,國難之時,就是力挽狂瀾之刃!以後,歷代吳王都將有如此待遇。不過,吳王這個爵位不世襲,將從宗室子弟中選賢能者擔任。
而且,吳王的存在,也是警示當朝皇帝,不要當一個暴君昏君。因為,暴君昏君施政不當,也是國難!朕不知道大唐天下能夠存續多久,但朕希望的是,不求代代明君,但起碼別是暴君昏君。
相比起改朝換代,名正言順的靖難戰爭,或許帶給百姓的苦難會小得多。”
想起李恪此次靖難戰爭造成的損失,楊婉張了張嘴,不知道該如何反駁。楊婉算是看出來了,李恪其實對於改朝換代並不忌諱,但極其討厭改朝換代造成的百姓大規模流離失所。與其改朝換代,倒不如留下名正言順的靖難宗親,這樣的話,要換的只有皇帝。而且因為名正言順靖難,軍隊都可以直接歸靖難宗親指揮,這樣一來,造成的破壞都小得多。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態,畢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