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水稻智慧農機的實驗 (第1/3頁)
這款水稻種植使用的自動化智慧農機和以往的農機外表看起來差別明顯。
首先就不再是車型,而是呈一個八邊形的機器,兩套行走方案,其一是蜘蛛腿,方便農機在沒有公路的地形和水田裡行走,其二是輪子,這和原先的車型差不多,在公路上行動。
沒有座位,機器上方分幾層,最上面一層是停放各類的無人機,中間是存放化肥的空間,最下面一層是存放水稻苗的空間。
農機四周都是攝像頭,感測器,作為農機的眼睛收集資訊,還有機械手臂,非常小巧靈活,僅用兩根手指就能飛快地分出秧苗,然後插秧。
上個月為了測試,李星就親自做了水稻育苗,水稻為了保證存活率,都是得先育苗,然後插秧。
當然也有少部分地區,是直接播撒稻種,不育苗,這種地區的種植條件較為優越,即使缺少育苗這一步驟,水稻存活率也很高。
有這麼優越種植條件的地區不多,咱們國家絕大部分水稻種植都是先育苗,再移植插秧。
當然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農業技術的不斷創新,直接播種水稻的方式正在逐漸被更多地區所接受和採用。
如果不需要育苗,插秧,那麼水稻的無人化智慧種植會更簡單,甚至不需要給農機設計幾對機械手,直接均勻地撒種就行。
李星這次實驗的還是以先育苗,後移植插秧的這種農機,當然第一臺實驗農機是水稻的種植,為了符合北方水稻種植的時間,此前他為了實驗先自己做了一畝水田的前期工作。
包括耕田,施底肥,防水管理,種子處理和育苗。
農機接下來要實驗的是插秧,包括去育苗水田裡獲取秧苗,裝入水稻秧苗層,然後掃描水田,插秧,對水田水深進行管理。
無人機收集水稻成長資訊,施追肥,無人機收集蟲害資訊,噴灑農藥防蟲害,無人機掃描水田,判定是否需要除草,釋放除草小型蜘蛛。
每日精細化管理水田到9月中,開始控制水分,促進水稻成熟,收割,運輸到指定位置。
當起前期的工作,這臺農機也可以做,耕田靠農機下方的機械結構,施底肥就根據計算均勻地釋放肥料層中的肥料,水量管理就是感測器感知到水田水深,根據資料進行放水或者注水任務。
種子處理和育苗也比較簡單,根據作業任務自動製作育苗田,然後均勻撒種,蓋膜,等待水稻秧苗長到合適程度,開始插秧。
“小凡,把電池搬出來,安裝上去吧,然後啟動檢查一下叢集AI系統,進行農機自我檢查。”
“好的,父親。”
李星話音剛落,兩個機器人就一塊行動,到電池存放的倉庫取來電池,安裝到水稻種植智慧農機上。
“水稻無人化智慧農機開機成功,現在開始各模組自檢。”
“動力系統之蜘蛛腿行動系統,正常。”
“動力系統之車輪行動系統,正常”
“電池系統,正常。”
“收集資訊無人機,正常。”
“施追肥無人機,正常。”
“噴灑農藥無人機,正常。”
“機械手臂8只,正常。”
“除草專用蜘蛛機器人10只,正常。”
“耕田機械,正常。”
“播撒系統,正常。”
很快水稻智慧農機的自檢就完成。
“您好,使用者,現在可以透過無線網路連線資料庫,為您推薦自動化設定任務模式,該模式將透過資料庫現有資料,結合您的農業生產條件,自動化生成最佳任務方案。”
“例如根據資料庫中您所在地區,為您推薦種植方式,種子種類,化肥種類和施肥頻率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