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黃金圈思維 (第1/5頁)
張小明坐在書房的落地窗前,手邊攤開著幾本關於商業策略的書,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對未知的好奇與渴望。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他略顯疲憊卻堅定的臉上。“學神大大,都說黃金圈思維能直擊問題本質,我總感覺差點火候,您能給我指點迷津嗎?”他輕聲呼喚,彷彿是在對空氣說話,但眼神中卻充滿了期待。
學神的聲音悠然響起,帶著一絲笑意:“喲,小明同學這是遇上難題了?來來來,黃金圈思維,咱們得從why(為什麼)開始,而不是what(是什麼)或how(怎麼做)。”話音未落,書房內突然泛起一陣微光,學神的虛影緩緩浮現,手持一根虛擬的教鞭,頗有幾分老師的架勢。
“小明啊,”學神的聲音如同山谷中的清泉般清澈,“首先,你得學會問‘為什麼’。就像潛水員尋找寶藏,得潛得夠深才行。”說完,學神竟然模仿起潛水員的動作來,雙手在胸前交叉,然後做出一個向下的手勢,臉上的表情誇張地表現出下潛時的專注與好奇,這讓張小明忍不住笑出了聲。
“嘿,別看我這樣,其實這可是個技術活兒!”學神得意地說道,似乎對自己的表演頗為滿意。“比如,你想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別急著想怎麼改進功能或打廣告。先問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產品?是為了解決使用者的什麼痛點?這個痛點背後的深層需求又是什麼?”隨著學神的話語落下,他的手指開始在空中勾勒出一個巨大的圓形圖案,就像是用看不見的筆在虛空中作畫。這個圓中心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why”,接著向外延伸,變成了兩個分支:“how”和“what”。
“你看,”學神指著那三個詞解釋道,“當你理解了‘為什麼’之後,下一步才是‘怎麼做’和‘做什麼’。如果連出發點都沒搞清楚,那後面的一切努力都可能是徒勞的。”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學神決定給張小明講一個故事。他清了清嗓子,眼神變得更為生動:“假設有一天,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智慧杯子。它不僅能夠保持飲料的溫度,還能根據你的口味調整甜度和酸度。但是,這種杯子在市場上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為什麼呢?”
“難道是因為技術不夠成熟,還是價格太高?”張小明猜測道。
“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人們真的需要這樣一個杯子嗎?或者說,他們真正想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是不是隻是想要一種更方便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在意的是飲品的口感體驗?”學神繼續引導道。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張小明好奇地問道。
“正確的做法是從‘為什麼’開始,找到顧客真正的需要所在。也許他們需要的不是一杯子,而是一種情感上的滿足感,比如在忙碌一天後能夠享受到一杯完美的咖啡所帶來的放鬆感。”學神微笑著回答。
為了加深張小明的印象,學神還舉了一些其他領域的例子,比如如何透過理解使用者的需求來設計更加人性化的手機應用,或是如何透過分析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來最佳化零售店的佈局。每個例子都圍繞著“為什麼”展開,讓張小明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隨著談話的深入,學神的表情也變得更加生動,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使得整個空間都充滿了活力。而張小明則全神貫注地聽著,偶爾點頭表示贊同,偶爾露出疑惑的神情,但在學神耐心的解答下,這些問題最終都被一一解開。
就這樣,在這個充滿智慧與想象的世界裡,張小明開始了他的學習之旅。而這一切,都始於那個最簡單卻又最深刻的提問:“為什麼?”
在學神的帶領下,張小明繼續著他的探索之旅。此刻,他們彷彿置身於一片無垠的知識海洋之中,四周漂浮著各種抽象的概念和理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