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勾肩搭背,爺慈孫笑 (第2/2頁)
反饋到處理朝政上。”
朱元璋點頭:“大孫說得對,殿閣議政之人,不可單調的只能是文人儒士,也得有這些辦實事的參與。”
朱雄英又說:“六部各一人,翰林院四人,都察院兩人,組成十二人殿閣小組。
所有奏摺,先交給他們,他們對所有奏摺看過後,單獨用小紙條寫下應對解決方案。
大事則一起商議出結果再寫下,然後遞交聖裁!是否採用,是否再議,陛下全權做主!”
朱元璋說:“嗯,如此很好,可十二個人,會不會太多?”
“越多越好,人多了,他們才能有競爭。每個月,把表現不好的那個剔除,再添一人,如此迴圈。
比如,都察院的某道監察御史這個月入了殿閣表現不行,就把他剔除,貶官。重新在都察院再選一個監察御史補上。
其他表現好的,也要以一年為期限,一年後,可以升官,就算表現的好,也不能繼續在殿閣工作,要換另一批人。
如此,他們不僅有了危機感,會努力工作。同時因為最長一年也得換下,也不會拉幫結派,形成勢力。
再者,入殿閣後,無論之前品階,都一律七品,無兼職,無其他實權。如此一來,他們只能是單純的為陛下處理朝政,什麼也幹不了。”
朱雄英說完,朱元璋仔細思索許久,不住點頭:
“妙啊,如此一來,正如大孫之前所形容的,他們就是……工具人。”
朱雄英笑了笑:“也可以叫秘書團!”
“哈哈哈,好,好。那咱就按這個法子去選十二個秘書。”
朱元璋光想著,就覺得朱雄英這個辦法,不僅幫他這個皇帝減輕了壓力,還加強了他的中央集權。
這等於是把以前丞相的議政權、決策權、行政權裡的議政權,交給了秘書團。
關鍵這議政權,還分給了十二個人,還來自不同的部門底層,還是輪換制,根本不擔心他們因為有了一點議政權而做大!
至於丞相的決策權、行政權,完全還給了朱元璋,根本不可能分化下去。
所以朱元璋最後一點擔憂也沒了,準備立馬施行殿閣秘書議政制度。
爺孫倆在這裡計劃的眉來眼去,而就在兩人商量的熱情高漲一拍即合之際,突然有太監來報:
“陛下,皇次孫殿下求見……”
朱元璋一愣:“允炆?他來做什麼?”
不多時,朱允炆進武英殿,看著朱雄英和朱元璋,兩人趴桌子上,勾肩搭背擠眉弄眼的密謀著什麼,頓時一陣懵逼。
“大孫,這個禮部的主事可以搞到殿閣來。你靠近點,深呼吸!”
“爺爺,你比我瞭解,你說了算,唉?你是不是放屁了?”
“嘿嘿嘿嘿……咱大孫鼻子真靈……”
這……這是那個殺伐果斷威嚴霸氣的洪武皇帝?
哪個村子裡的農家爺孫跑皇宮裡來了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