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3章 煤炭和火炕 (第2/2頁)

加入書籤

著手設計爐子。

他在書房中踱步思考,回想著前世所見過的各種爐子的樣式與結構。

他知道,一個好的爐子不僅要能高效地燃燒煤炭,還要保證安全。

李逸先在紙上畫了一個簡單的圓柱體作為爐子的主體形狀。

然後,他開始設計爐門,爐門不能太大,以免熱量過度散失,但也不能太小,要方便新增煤炭。他在圖紙上精心地調整著爐門的大小和位置,反覆斟酌。

接著,他考慮到通風的問題。他在爐子的底部設計了多個通風口,這些通風口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調節裝置來控制開合程度。

這樣一來,在需要大火的時候可以把通風口調大,讓空氣充分進入,煤炭燃燒更旺;在需要小火的時候則可以調小通風口,節省煤炭。

對於爐箅子,他設計成了可以拆卸的樣式,這樣方便清理爐灰。

他仔細地規劃著爐箅子的間距,確保既能讓灰燼落下,又不會讓煤炭輕易掉落。

在爐子的頂部,他設計了一個可以放置水壺的平臺,這樣在取暖的同時還能燒水,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他還想到了煙囪的連線部分,要保證煙囪與爐子的連線處密封良好,防止煙霧洩漏。他在圖紙上仔細地標註了每一個細節,包括各個部件的尺寸和連線方式。

經過長時間的精心設計,一個高效、實用且安全的爐子設計圖逐漸成型。

李逸看著自己的設計成果,心中滿是成就感,他彷彿已經看到了這個爐子在大唐的冬日裡給人們帶來溫暖和便利。

李逸看著王福拉回一車煤炭。,便帶著王福他們在院子裡找了一塊空曠的地方,先按照圖紙上的尺寸,用木材搭建出了一個簡易的框架。

李逸拿著圖紙,仔細地比對,對王福說道:“王福,你看這裡,這個爐子的主體框架一定要搭建得牢固,這關係到後續的使用安全。”

王福認真地點點頭,手中的動作更加謹慎了。

接下來是製作爐體,他們選用了耐高溫的黏土,李逸挽起袖子,和王福一起將黏土一點點地糊在框架上,一邊糊一邊說道:“這黏土的厚度要均勻,不能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不然在使用的時候容易出現裂縫。”

製作爐門的時候,李逸親自操刀。

他小心翼翼地在爐體上切割出合適的開口,然後安裝上了提前準備好的爐門,不斷地開合除錯,確保開關靈活且密封性良好。

他對王福說:“這爐門可是關鍵,要是密封不好,熱量就會大量散失。”

在安裝爐箅子的時候,王福有些犯難,不知道該怎麼固定才能既方便拆卸又足夠穩固。

李逸思索了一會兒,找來了一些鐵條,將爐箅子固定在合適的位置,並且可以輕鬆地抽拉。

“這樣就可以方便清理爐灰了,而且也很牢固。”

李逸滿意地說道。 最後是安裝煙囪。他們把製作好的煙囪一節一節地連線起來,與爐子的頂部連線好。

李逸抬頭看著煙囪,說道:“煙囪的高度和垂直度也很重要,這樣才能保證煙霧順利排出。”

經過幾天的努力,爐子終於製作完成了。

李逸讓王福去搬來一些煤炭,準備進行第一次試用。

當煤炭在爐子裡燃燒起來,熱量逐漸散發出來,整個院子彷彿都變得溫暖了許多。

李逸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對王福說:“你看,這爐子的效果還不錯吧。

等我們再改進改進,就可以推廣到更多的地方,讓大家都能在冬天享受到溫暖了。”

王福也滿臉興奮,連連點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