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4章 那一抹風情 (第1/2頁)

加入書籤

長孫無忌捋著鬍鬚,微微點頭道:“李逸所言,真乃一針見血啊。

這高句麗的局勢被他剖析得如此透徹,可見其在戰事上的用心。

那高句麗內部的矛盾確實是其致命傷,李逸能將此看得如此清晰,實非易事,此等洞察力令人欽佩。”

房玄齡也贊同地說道:“是啊,那關於軍事戰略方面的見解也極為獨到。

以往高句麗的佈局之弊端,我們雖有所察覺,但李逸能如此係統、條理地闡述出來,並且指出他們在面對我大唐火器戰術時的無力,實在是高見。

這說明他對高句麗的軍事情況有著深入的研究,對我大唐的火器運用也有著深刻的理解。”

杜如晦目光深邃,接著說道:“李逸對資源方面的分析更是精準,高句麗的資源匱乏一直是其發展的瓶頸,在和平時期或許還能勉強維持,可一旦戰事開啟,這將成為他們無法逾越的障礙。

李逸能從資源儲備、經濟結構等多方面來闡述高句麗必敗的原因,可見其對戰爭的理解不僅僅侷限於軍事層面,還涉及到了經濟、民生等多個領域,此等見識,我等自嘆不如啊。”

李靖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也忍不住誇讚道:“李逸年紀輕輕,卻對戰爭的勝負關鍵有著如此深刻的認識。

那對高句麗必輸原因的三個方面的闡述,每一點都直擊要害,有這樣善於分析局勢的人參與戰事謀劃,實乃我大唐之幸。”

李逸聽到這些誇獎,微微躬身,謙遜地說道:“諸位大人過獎了,這些不過是臣在對高句麗的局勢進行深入研究後得出的一些淺見罷了。

還望在此次出征中,能與諸位大人共同商討,制定出最為完美的作戰方略,以保我大唐凱旋。”

李世民目光如炬,掃視眾人後鄭重地說道:“朕決定,此次出征高句麗封李靖為元帥,李逸為左武衛大將軍,率水陸大軍三十萬出兵遼東,務必讓那高句麗見識我大唐的天威。”

李逸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有個請求。

臣希望能帶著程處默和秦懷玉一同出征。

程處默勇猛過人,在戰場上能衝鋒陷陣,其勇可破敵軍之膽,秦懷玉武藝高強且足智多謀,有他們二人在旁協助,臣定能更好地為大唐效力,為陛下分憂。”

李世民微微沉吟,然後大笑道:“朕準了,程處默和秦懷玉確實都是難得的將才,他們的父親程咬金和秦瓊當年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朕也希望他們能在此次征戰中嶄露頭角。”

李靖微微點頭,說道:“陛下聖明,程處默和秦懷玉這兩位小將,臣也有所耳聞。

程處默的勇猛和秦懷玉的智謀,若能在戰場上得到充分發揮,定能為我軍增添不少助力。”

李逸感激地說道:“謝陛下,謝元帥,臣定不負陛下和元帥的信任,與程處默、秦懷玉齊心協力,在遼東戰場上打出我大唐的威風。”

李逸回府後,王福和小翠早已在府中焦急地等待著。

他一見到李逸,便急忙迎上前去,聲音有些顫抖地說道:“少爺,聽說您要帶兵出征高句麗了?那高句麗遠在千里之外,路途艱險,這一去可千萬要保重啊。”

王福的眼中滿是關切,在他心中,李逸就如同自己的親人一般。

小翠在一旁也紅了眼眶,她絞著手中的帕子,低聲說道:“少爺,戰場上刀劍無眼,您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小翠會在府中每日為您祈禱,希望您能平安歸來。”

她的目光中滿是擔憂與不捨。

李逸看著他們,心中滿是感動,他溫和地說道:“王福,小翠,你們不必太過擔心。

我此去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百姓,我定會小心謹慎,而且還有程處默和秦懷玉他們與我一同前往,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