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章 建學堂 (第4/4頁)

加入書籤

戲劇之類的書,別人還看過他寫出的毛筆字。這位先生年紀已經接近中老年,他的年齡在五十歲左右,這種年齡正是老成穩重的年齡,他也是米貴他們幾個人要請先生的合適人選。

米貴知道西一棵村有位於先生後,他才提議幾人要親自去拜訪這位先生的,幾人要是能夠相中這位先生的才學,他們就要和這位先生商議聘用之事。他們要在農閒時先和這位先生謀面,然後再考核這位先生的才學,他們都知道神運算元絕對是能扒拉算盤珠子,用手撥動算盤珠子就是行家好手,他會加減乘除的珠算口訣那是張口就來,村落中的孩子們就能學會珠算。

米貴所擔心的就是這位先生的書墨功底,這位先生要是有深厚的書墨功底後,他才能夠來這座新建學堂教導學生,當然他有願意和不願意教學生是另外的事。米貴他們才決定要親自拜訪這位有名氣的先生。在他們這幾個人中,米貴還算是粗懂文墨的莊稼人,他要比那幾個人有見識,他們說出於先生超過米貴所讀過的閒書,他們就要真心實意聘請這位先生,他們當時認為那些孩子不用太多學問,只要教會他們識得眼前常見幾個大字,能在紙面上寫出自己的名姓,再學會珠算就行。米貴他們就抱著簡單的想法去往了西一棵村。

米貴他們幾人那日趁著晴朗的天氣去往西一棵村,當初米貴把這個村落稱之為西山村,他們到這個村落後,他們確實看到三十多戶人家確實靠座山,可是在村落中生長著棵有著幾百年的大榆樹,大榆樹的樹幹要三五個人連手才能合圍住,七岔八股的樹頭枝繁葉茂,低低矮矮的樹頭上並沒有棵乾涸枝杈,樹頭上幾個喜鵲窩很顯眼。米貴去往過東一棵村,他也看到類似的一棵大榆樹,它們好像是雙胞胎般長相幾乎相同。他這才知道有人起出的西一棵村要比他起出的西山村還貼切。他當時對這棵古榆樹並不怎麼看中,他看中的卻是在這棵大榆樹底下所搭建的那座小廟,石頭搭建的小廟不怎麼起眼,可是這座小廟給米貴留下印象,他當時還不知道這座廟中所供奉的是哪位神仙。

米貴他們幾人經過打聽終於找到那位先生的家門,先生所居住的如馬架子般的茅屋草舍,米貴當時從那副門對上看出於先生精通文墨,大門對是紅紙貼在木板上,風雨已經把對聯侵溼的殘破不全,他從春字中就看出這位先生會書寫毛筆字,字型符合書寫毛筆字的規範,他就對於運算元先生刮目相看。他們去時正趕上這位先生從山上返回,院落中還晾曬著他所撿拾的那筐雜蘑,當他們在院落中遇見迎接他們的那位先生後,米貴才看出這位先生雖然衣衫不整,穿著的是布丁摞著布丁的衣衫,他腳下所穿著的家做布鞋已經被露水打溼,他面露微笑聲音豁亮,米貴這才看出他也就是五十多歲。

他把米貴幾人讓進屋裡後,米貴就看出他所居住的正房牆壁上掛著幅字畫,那是劉禹錫的《陋室銘》,他從字型中就看出這位先生有著文墨功底,米貴和他說明來意後,這位先生當時的臉面上顯出為難之色。他只說出他全家剛在西一棵村落中落戶,沒有什麼根基。他還有老伴和兒子全家,現在只是和老伴和他們分為兩個院落居住。他不願哄孩童,老倆口就要幫助兒子兒媳耕種土地,他們還要拉扯兩個年幼的孫子孫女。

米貴他們經過合計後,誠心騁用他去往學堂中講學,條件是他們老倆口共同去往,還要把倆個孩子帶上,這個條件說出後,於先生才有些動心,他說出他們祖輩出過教書先生,他還說出到冬季農閒時才有空閒。米貴他們就說出那個時候學堂開課也行,他們在農閒時就來接先生他們。米貴知道先生的老家也是在太原府附近,他知道是老鄉便不再多問,只是說出幾家家長不會虧待先生,先生要是教的好,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在那年莊稼上場時,盼跟和花枝進了學堂,教他們讀書識字的是於先生,學堂中還有幾戶人家的孩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