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14章 拍賣會開場 (第1/4頁)

加入書籤

【本章觀點屬於主角,和作者本人無關】

以往的外科手術模式中,主刀是絕對核心,接下去便是能幫助主刀提速的一助和器械護士。

除去這三位,其他人員做得更像是體力活,對經驗和技術的要求並不高,更多還是拼的熟練度。而熟練度在極度內卷的外科手術中是最不值錢的,就連沒上過醫學院的普通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也能勝任。

但這個說法有前提,那就是外科大環境要穩定,各方差距不大。

縱觀整個外科醫學發展路線,19世紀中葉確實符合這樣的描述。麻醉已經興起了十多年,手術模式卻仍限制於感染和止血手法,在接下去的十多年裡都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想要打破這樣的環境,就得對止血輸血以及抗感染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並要付諸於實踐。

這種手術術式凌駕於主刀之上的環境,就需要有熟悉這類模式的助手,團隊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當新的手術術式被其他人參透,大家都開始使用之後,整個大環境又會回到主刀個人技術更佔優的局面。

所以外科到底是看主刀還是看術式上的創新,其實是科學技術以及醫學本身的發展所決定的。

當卡維一頭扎進混沌的19世紀六十年代,帶來的不僅僅是全新的手術觀念,還有經過無數外科先賢更新迭代後的手術術式。這種模式和主刀雙優的局面,就需要有足夠熟練的助手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當然,赫曼他們更多還是矮子裡拔高個,以及天時地利,想要真的契合卡維還需要學很多東西。

除開外科團隊,這趟列車還送來了點別的東西。

首先就是藥物和器械方面的補充,枸櫞酸鈉、催產素、亞甲藍、膀胱鏡、體溫計、血壓計、各類更細更堅韌的縫合線、適合深層組織的彎針和持針器......這些對卡維的手術尤其重要。

其次就是朱斯蒂娜和埃德姆的恢復情況。

離朱斯蒂娜的兩次手術已經分別過去了半年和兩個多月,恢復情況讓人滿意。從她跟隨尹麗莎白離開車廂時自信的笑容就能看出,卡維的技術讓她很滿意。

而埃德姆則還在維也納飽受術後感染和半夜尿失禁的困擾。

不過程度還算可控,對於一位六十的老人而言,能扛過那臺手術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體溫從第三天開始就一直維持在了38度以下。”赫曼遞去了埃德姆術後病歷和治療單,“切口長得還不錯,前三天有明顯的紅腫,第五天就退了。”

“現在主要問題是什麼?”

“我們擔心是否會演變成慢性炎症。”赫曼說道,“還有就是夜尿控制比較差。”

“我之前提的要求裡面,第一條是什麼?”卡維看著治療單,問道。

“監測生命體徵和吻合口漏。”

“藥確實都用了,但引流呢?”卡維用手指點著他們寫的病歷,問道,“為什麼引流沒有寫?沒有描述,也沒有計算引流量。還有,既然一開始有感染,尿路灌洗呢?”

“主要是鐵路送信有延時,等我們拿到這些要求的時候,已經第三天了。”達米爾岡說道,“當時我們觀察引流液沒有了,所以就......”

“第三天體溫降到了38以下,引流當然就少了!”卡維對他們的表現有些失望,“鐵路送信延時不是你們忘記記錄引流的理由,這件事我反覆強調過,必須要做到!”

被反嗆了一句,赫曼、達米爾岡和貝格特不敢再出聲,只能默默地聽著他訓話。

現代外科的觀念是建立在各大醫學基礎學科之上,他們的知識很貴乏,卡維只能一遍遍把觀念強塞進他們的腦子裡,一點點改變他們原有的習慣。

卡維當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