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4章 齊滅紀國:魯國,只能眼睜睜看著 (第1/2頁)

加入書籤

魯莊公時期的魯國風雲,一開始是悲慘的那個模樣。首先是先君魯桓公暴斃於齊國,然後,是看著歷史上的鐵桿兄弟兼姻親之國紀國悲壯地走向歷史終點。

在連續搞亂了魯國、鄭國後,齊襄公終於對滅掉紀國落下了最後的幾顆棋子。

所謂齊國搞亂魯國,就是齊國幹掉了魯桓公,魯國辦國喪、立新君,根本無法再管紀國的事。

所謂齊國搞亂鄭國,就是齊襄公在幹掉魯國國君後,再次以下三濫的手段幹掉了鄭國國君鄭子亹,使一直內亂中的鄭國雪上加霜,頓時又陷入更大的內亂。

原來,鄭國國君鄭厲公實在無法忍受鄭國上卿祭足的專權,計劃除掉祭足,結果反被祭足給先發制人了,鄭厲公一看大勢不妙,只好逃亡。鄭厲公逃走了,原來的鄭昭公便回來了。

結果,鄭昭公剛回來,又與另一個鄭國上卿高彌渠發生了矛盾,高彌渠乾脆找了一個機會將鄭昭公給幹掉了。鄭國人另立鄭莊公的另外一個兒子子亹為鄭國國君。

齊國不是享受“討伐不王之諸侯”特權麼?你鄭國違反有關規定,動不動便搞內亂,正好討伐你!齊襄公立即出動大軍,向鄭國進發。部隊駐紮於一個叫首止的地方時,鄭國人來求和了。

確實,這個時候的鄭國,因為連續內亂,軍無鬥志,面對著已經徹底強大起來的齊軍,鄭國認為求和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鄭國人的誠意非常到位,新任國君子亹和上卿高彌渠親自來見齊襄公,帶足了禮物,也帶來了鄭國內亂的情況說明。

但他們都錯了,因為齊襄公討伐鄭國,根本不是因為你鄭國違反了什麼周禮,而是立威。而要立威,便要殺人。前面已經殺了一個魯國國君,而這次要殺的,正是你鄭國國君。

結果是鄭國新任國君子亹和上卿高彌渠均在首止被齊襄公喝令斬殺!史料記載,高彌渠更是被五馬分屍!

對鄭國的立威,就是要讓你鄭國更亂一點。鄭國亂了,魯國亂了,那就沒人再替紀國出頭了。齊襄公不顧一切,在春秋江湖表現出了一個暴君的形象,一個劊子手的形象,但沒人敢吱一聲,因為放眼天下,此時的齊國,確實是夠強大了。

接下來的事,便是直接針對紀國了。第二年,即公元前693年,齊襄公親率齊軍討伐紀國。軍事行動極其順利,因為紀國的兩大強援,即魯國和鄭國,根本沒能力來救援。

魯國國君魯莊公剛即位,尚年輕,根本不敢輕舉妄動。鄭國剛死了一個國君,現在的國君需要穩定自己的國內統治,哪有閒心來管你紀國?

紀軍大敗,丟了郱、鄑、郚三個城邑。齊襄公命將三地居民都遷走,將此三邑都併入齊國。

齊襄公的行動結束了嗎?沒有,只要紀國還在,齊國就不會罷休!在強大的齊軍壓迫下,紀國亂了,紀侯的弟弟紀季認為必須與齊國講和,但紀侯哪敢?這個齊國國君是一個暴君啊,講和也好,投降也好,弄不好就是一個死字。

既如此,還不如抗爭到底!

紀侯當然是對的,但對於紀季來說那便不同了。如果投降的話,人家齊國佬就算要殺人,那也只是殺你一個。但如果抗爭的話,那可能便會被滅族。既然你老哥一條道走到黑,那老弟我就不奉陪了。

公元前693年,紀侯之弟紀季率著自己的封地酅邑向齊軍投降。紀季給自己爭取到了一個齊國附庸的地位,但這意味著,原本強大的紀國,此時已經是分裂了。

對付一個沒有外援且已經分裂的紀國,齊襄公笑了。

齊襄公笑的時候,魯莊公當然開始坐不住了,當然,關鍵是魯國的那些公卿大夫們坐不住了。

於是,魯莊公遣使赴鄭國,提出了魯國和鄭國聯合出兵,再次保護一下紀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