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65章 魯用田賦(2) (第2/2頁)

加入書籤

好政策,甚至這個下午,極有可能是冉求對季孫肥提出的!

既然是好政策,那推行起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而在推行之前,拿著這樣一個好政策,去諮詢一下國老孔子,是眼下季孫肥能夠拿得出的直接得到孔子認可或到可能高度評價的施政措施!

季孫肥有意將孔子拉進自己的朋友圈,從冉求、端木賜、有若等孔子弟子的身上,季孫肥看到了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這股政治力量如果能夠全部為季氏所用,那季氏就有可能直接取代公室,一屁股坐到魯國國君那把椅子上去!

所以,冉求非賞奇怪,為何這樣一個好政策,老師居然一問三不知!

冉求沉默了,他看得很清楚,老師也許不是單純地從治政的角度去看問題,而是赤裸裸地對季氏表示不滿。

而且,令人擔憂的是,這種不滿體現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就是反對對方所支援的!

老師吶老師,您就這點胸襟麼?

見冉求如霜打的茄子一樣,孔子嘆了口氣,對冉求道:“子有啊,剛才你所問的,是代表季氏,那我所答的,是讓你回覆季氏的話,你就按我所言回覆季氏吧。

但我為何要反對搞什麼田賦制度?並非是我單純地反對季氏,而是賦稅制度乃國之根本,輕易不應動之。若不得已修改賦稅制度,唯有減輕賦稅之舉,方是利民之舉。

君子行事,應依禮而行。治理民眾,何為依禮?儘量慷慨地給予百姓福利,而不是想方設法去增加百姓負擔。所以,我認為,田賦是增加了百姓的負擔,而不是增加了百姓的福利,還不如原來的丘賦。

田賦之舉,非禮也。季氏貪得無厭,哪怕今日一時滿足了所需之賦,過不多久又會感覺用度不足,勢必再增加百姓負擔!

我之所以說對此事不懂,是因為堂堂一國執政上卿,居然連周公之法都不去學習之、踐行之,那又何必來諮詢我呢?”

冉求回報季孫肥,這下把季孫肥給氣得鬍子亂顫:好你個孔老二,果然是頭白眼狼!回到魯國,不先來拜會老子,卻先去見國君!若沒有老子同意,你一個流浪漢能被榮尊為國老?如今給你臉,你不要,那就走著瞧吧。

走著瞧的第一個結果就來了,原本欲給予孔子千石俸?的事,就暫時拖了下來!

魯哀公拿著自己親手書就的關於給予孔子的詔書,看了又看,苦著個臉,嘆著個氣,心頭對季孫肥憤恨不已。

但魯哀公也只能是憤恨而已,根本不可能有實質性動作。而且,季孫肥又沒說不給,他只是說關於給予國老何等薪酬,需要集體研究決定,只是缺乏必要的依據,這事有點難辦而已。

孔子見國君遲遲沒給自己厚祿,心下也對季孫肥不滿。但你一介布衣,雖貴為國老,但這個國老僅僅是個虛銜,又能奈季氏如何?

孔子只好鬱悶。

但孔子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孔子了,他有大把的事可做,這是在衛國時,他已經在籌劃的一項重要事項:繼續講學,著手著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