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9章 賢良上卿:為何說臧文仲是魯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賢大夫? (第2/3頁)

加入書籤

死巫尪之念。”

魯僖公聽後默不作聲,但最終還是採納了臧文仲的意見,立即修築城池、降低飲食規格、節約祭祀費用、勤於水利農事、鼓勵賑災救濟。

這一年,魯國的旱情確實嚴重,收成嚴重下降,但由於措施得當,所以並未發生什麼社會問題,也沒有外敵趁機入侵。

這正是臧文仲執政時期著名故事之一,體現了臧文仲的執政理念和人本思想。當然,與臧文仲同時代的,還有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賢,那就是前面我們講過的儒家四聖之一的和聖柳下惠。

柳下惠當然也是為魯國作出巨大貢獻的,但他的貢獻主要的是歷史文化貢獻,主要影響著未來。臧文仲的貢獻主要的是治國理政,主要影響著當下。一個處於江湖之遠,一個身居廟堂之高,都令人敬仰。

再見了,賢大夫臧文仲先生,你的功績,很多年很多代以後,魯國人還在提起,一直懷念著你。甚至直到現在,讀史的我們,仍對你敬仰不已。

臧文仲去世後,其卿位其子臧孫許繼承,魯國政壇此時的卿大夫是公子遂和三桓的叔孫得臣、季孫行父、仲孫谷、臧孫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臧文仲死後,卿大夫中位序第一的公子遂,憑著這幾年連續為魯國立下大功,自然就成了執政上卿。

那魯國,就由他們去主導吧,公子遂,你做好準備了嗎?

這裡,我們再講講對古人的稱謂。關於稱謂,如臧文仲和卿下惠,我們是以其諡號尊稱他們的,如按當時他們的名,則是臧孫辰和展禽。但三桓的各位宗主,我們到現在還是以其當時的名呼他們的。

對人的稱謂,但凡是國君、天子、非常有名望的先賢,我們都按諡號來稱呼。其餘的,我們儘可能按當時的名來稱呼。因為諡號太少,容易搞混。而人名加上其姓氏,應該是相對唯一的。

對有的先賢,我們則用後世普遍採用的尊稱,如孔丘,我們稱孔子。還有老子、晏子等。

春秋時期,士大夫們往往自稱名,他們稱其字,後人稱其諡,對有名望的人,往往還可以用“夫子”以示尊敬。如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人們當面會稱他孔夫子,背後會稱他仲尼,他自稱為丘。至於諡號,孔子一開始沒有人給他定諡號,他去世時魯國國君魯哀公稱他為尼父,這個也不是諡號。尼是孔子之名,父是尊稱,並非認他為父親之意。後世許多帝王則不停給他各種封號,其中比較普遍的是“宣”。而我們,則尊稱他為孔子。

再舉兩例。齊國相國管仲,姬姓管氏名仲,字夷吾。自稱仲,人稱夷吾,後世尊稱管子。齊桓公尊稱他為仲父,這個父,與魯哀公尊稱孔子一為尼父一樣,是一種尊稱,並非真的認了管仲為父親。春秋時期,我們會看到很多名字後帶父字的人,是後人的尊稱。

又如後世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我們都說他複姓諸葛,其實這個諸葛之姓,是諸和葛兩個氏的結合,最早應是葛氏,葛氏淵源於伯益,伯益受舜賜姓為嬴。其後裔有一葛國,被滅後,國人以葛為氏。後遷入諸邑,以地為氏,形成諸氏。也有連兩氏為一氏,故形成諸葛之氏。

故諸葛亮,贏姓,諸葛氏,名亮,自孔明,諡號忠武(死後受封忠武侯)。自稱亮,人稱孔明,蜀國皇帝劉禪尊稱其為相父。筆者認為,這個父,並非是我們現在想當然的父親,也就是說,在先秦時期,其實人們是不能隨便認個父親的,這是嚴重違反人倫禮制的。認個父親的事,是後來才有的是,如干爹、義父等。

不過諸葛亮還有個號,臥龍,那是一定的文化圈子裡用到的。如諸葛亮在國政事以外的個人詩文作裡,應該會用臥龍。這個圈子裡的其他人也會稱尊他為臥龍先生。

喜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