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5章 月氏 (第1/3頁)

加入書籤

河西走廊。

商隊往來,駝鈴聲聲。

合黎山下,黑水河畔。

一座頗具規模的遺址廢墟,似乎還殘留著些許往日繁華。

在西北狂風的嗚咽聲中,透出陣陣淒涼。

“阿爺,這裡就是我們康國的祖地?”

十歲的康豔典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內心湧出一股別樣的心緒來。

似乎與這裡有著某種莫名的牽連。

“不僅僅康國,也是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國的祖地。”

“我們有著共同的祖先——月氏(zhi)。”

康父愛憐地摸了摸兒子的頭,耐心說道。

“匈奴當真可惡,殺月氏王,佔我祖地……”

“大漢掃滅匈奴,也算是為月氏祖先報仇了。”

康豔典對於月氏的歷史很是清楚。

這是他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訓示,每個人都不能忘記這段歷史。

月氏。

春秋戰國時期起源於祁連山西部,是張掖、敦煌一帶的遊牧民族。

其興起時間比大漠草原上的匈奴還要早。

與大漢一樣,皆被匈奴視為敵人。

漢文帝時,月氏打敗敦煌附近的一個小遊牧部落——烏孫。

殺烏孫王難兜靡,奪其領地。

王子獵驕靡剛出生不久,被部族帶著逃往匈奴。

月氏和匈奴之間,由此展開了長期的戰爭。

可是,月氏最後敗了。

月氏王被殺,頭顱被匈奴單于做成了酒器。

月氏大多數部眾帶著極大的屈辱向西遷徙。

到了西域伊犁河谷及太清池(伊塞克湖)附近,中原稱其大月氏。

而少部分留在河西走廊的部族稱小月氏,成了匈奴的奴屬。

原居於伊犁河谷的塞種人,武力不如大月氏,被迫南遷到赤山(興都庫什山)一帶。

並在那裡建立了大夏國。

三十多年後。

烏孫王子獵驕靡在匈奴的幫助下,替父報仇。

率領部眾西擊大月氏。

奪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在此建立了烏孫國。

大月氏戰敗被迫南遷,過大宛國,定居於媯水(阿姆河)北岸。

此處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月氏也由遊牧逐漸轉變成農業定居。

在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正是想聯合與匈奴有生死大仇的月氏,共同抗擊匈奴。

等到張騫歷經千難險阻,找到這裡說明來意時。

發現當時的月氏:“地肥饒,志安樂,殊無報復之心!”

月氏王已無意向匈奴復仇,不願東還了。

媯水發源於蔥嶺(帕米爾高原)東南部海拔4900多米的高山冰川。

是西域地區水量最大的內陸河。

它與發源於天山山脈的藥殺水(錫爾河)一起,自東向西,一南一北,平行流經“河中地區”。

最後匯入雷翥海(zhu)(鹹海)。

媯水和藥殺水流域是後世中亞文明的搖籃。

也是歷史上,唐王朝安西都護府的統轄區域。

再過了幾十年。

大月氏發展壯大後,又把媯水以南,赤山一帶塞種人建立的大夏國給滅了。

並在大夏國土上設定五部翕侯,進行分片統治。

有點類似於中原分封制下的諸侯國。

大量月氏人遷居於此,把這片肥沃的土地納入自己版圖。

塞種人只能再次南遷,進入天竺西北部克什米爾地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