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六十六章 義軍貳 (第2/3頁)

加入書籤

人覬覦,終至橫禍,善惡因果,本絕非無緣無故。”

高大寶舉著根火把照亮,臉上盡是不忿之色,忍不住道:“就算我等都是惡人,闔家老小就個個該死麼?”

眾人看他神色,立刻猜到,他兄弟二人,想也是家人早亡,都是默然。

呂鑫搖搖頭,終究未出口解釋。靜了數息,沈放輕聲道:“不該。”

高大寶神色黯然,顯是心下難過。

高小寶忽然道:“聽說有位大聖人叫狗子的說過,這人本來就是壞的。”

眾人嚇了一跳,實想不出有哪位大聖人如此豁的出去敢叫狗子。

萬卷書反應最快,眼前一地死人,他也怕的厲害,躲在花輕語身旁,抓住花輕語衣角,但嘲笑這兩個笨賊的機會也不能錯過,道:“你這個笨蛋,人家叫荀子,說的人性本惡。”搖頭晃腦道:“你倆生來才是壞蛋,我們是‘人之初,性本善。’孟子他老人家說的,比你的狗子厲害。”

高小寶見他靠在花輕語身旁,甚是得寵,不敢得罪,道:“是,是,有好有壞,諸位都是好人,我兄弟兩個實是投錯了胎。”

眾人忍不住好笑,李承翰搖頭道:“不可斷章取義,荀子言,好惡、喜怒、哀樂,夫是之謂天情。性者,本始材樸。並非人性本惡,人之生有善有惡,全看日後如何養育。”

紇石烈光中接道:“不錯,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皆本性。寧可自己飢餓而讓家人吃飽,自己受凍讓家人得暖,自己勞累家人得休,化性起偽,便是教化之功。”搖了搖頭,道:“世人皆可教化,但如這村子一般,以劫掠為美,得不勞而獲之食,慾壑難填,已是積重難返。”

諸葛飛卿道:“這老百姓的所求其實簡單,鍋中有米,身上有衣,就便知足。可如今世道艱辛,便是這溫飽二字,也是奢望。都是為了活著,我等又怎能苛責人性善惡。”

紇石烈光中垂首道:“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地尚如此,這國之興衰,更是難測。”

諸葛飛卿長嘆一聲,道:“戰事若起,只會越來越糟。”聽紇石烈光中言語不凡,對他也是多看兩眼。

高小寶低聲道:“若是有的選,咱也想託生個大戶人家,讀書認字,考個狀元。”

萬卷書對他翻個白眼,道:“你做個屁狀元。”

沈放也奇怪幾位師兄怎會忽然來了此處,一聽之下,卻是大吃一驚。

原來諸葛飛卿五人追殺解闢寒,一路到了福建,才知中了人家金蟬脫殼、調虎離山之計。

本想即刻返回臨安,卻在福建路建州(今建甌市)遇到麻煩。一行人在一處山中遇到兩個村子械鬥,當即上前勸阻。一問之下,兩村都是峒蠻,因爭奪水源積怨已久,每年都要鬧上幾場。

此處的峒蠻,實際就是畲族,畲為刀耕火種之意,畲人在山間開墾荒地,生活艱辛,也不交稅。南宋末年,史書上才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劉克莊《漳州諭畲》載:“民不悅(役),畲田不稅,其來久矣。”

這兩個山村一上一下,吃飯栽種全靠一條河流,一個村子在上游,水量足時,相安無事。水量不足,上游的村子就築壩攔水,下游的村子自然不肯。說不攏就是大打出手,每年都要送掉幾條人命,仇怨益深。

諸葛飛卿幾人卻發現,這河更上游有一個大湖,這河流經此處,被強行改道,大部分的水,卻是被這大湖截留而去。

再問之下,這大湖竟是屬於一個莊園,只為風水,並無其他用處。諸葛飛卿等人尋上門去,想說服主人莫要截留河水,給下游山民多條活路。

那山莊主人篤信風水,自然不肯。不僅如此,更是極其囂張,對著諸葛飛卿幾人一通臭罵,罵眾人狗拿耗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