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零二章 浮橋留名蒲津渡 (第2/2頁)

加入書籤

家沒心思做其他的菜,昨天晚上提前把肉滷好了,餅也烙了。

天氣熱,就弄個野菜湯,大家對付一頓,晚上應該吃啥還是對付一下吃臊子面

“吃臊子面行,多做點臊子,吃著口感好。”

里長無可無不可,隊伍裡的人都會做飯,想吃啥就吃啥。

於是大家開始和麵、炒臊子,沒有新鮮的豬肉,拿臘肉來做。

又去河裡網魚,不能真就只吃碗麵,做個紅燒魚,至少算是菜,大鍋一次燉一鍋。

“河上搭個橋就好了,咱們無須費勁地用船擺渡。”

最小的老五朱橚看著隊伍正在渡河,有的人在那邊建好營地,這裡是葫蘆灘,就是一個灘成葫蘆形。

形成的原因是渭水入黃河,黃河水也流動,受兩條河流的影響,就衝出來這麼個灘地。

朱橚認為有這個灘地,適合建橋。

里長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來:“殿下,其實北面不遠的地方有個蒲津渡,蒲津渡上有浮橋。

兩邊是大的鐵牛鎮著,從唐朝時候開始的,後來到了元朝初,因為戰爭需要,就給燒了。

接著在那個地方建了個蒲州城,專門用來防備黃河上面的危險的。

如果想要修橋,可以把那個浮橋再搭上,憑藉咱們現在的技術,很輕鬆的。

唐朝當時的鋼鐵產量少,弄那個幾個大鐵牛,耗費了國家一半的鋼鐵。”

“啊啊!有啊咱還以為別人沒想到呢!該死的北元,為什麼要燒了好好橋留著給百姓過河不行嗎里長,那橋漂著,船怎麼過呀”

朱橚明白了後,罵一番元朝,又琢磨不明白你把河給攔上浮橋,跟正常的橋不一樣,漂在水上的,船難道不走了

“殿下,那個浮橋中間能夠開啟,每天固定的時間,開啟後由船給帶到旁邊,這時其他船隻往來。

過了那個時間,船再帶著橋合攏,最後連上,主要是往來的船隻並不多,上游是壺口瀑布,需要陸地行舟。

僅僅是壺口瀑布和下游的船隻往來,陸上行舟的船不多,太難了,現在容易了。”

里長又介紹這個,他也是聽憨憨講的。

“那咱造橋不三哥,我覺得這橋很重要,可以讓你和二哥直接聯絡起來,沒事兒你倆就在橋上聊天。”

朱橚年歲小,考慮著是不是再把原來的浮橋給弄出來。

“又不是牛郎織女,為何要在橋上見面”朱棡白弟弟一眼。

朱樉在那裡哈哈笑,笑罷說道:“看看行的話就造,最好不浮,枯水期的時候直接在河上打樁。”

今天沒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