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海事寶鈔問 (第2/2頁)

加入書籤

他此刻後怕,下丘村高人給的太多了,各種技術往外扔,仍舊覺得不夠用。

按照正常的情況講,跟其他朝代一樣,沒有高人,日子得怎麼熬

“陛下,造船要投入更多人手,另外需要大量牛皮,羊皮易爛,豬皮毛孔縫隙大,牛皮最適合做密封材料。

咱必須快些出海,去尋找更好的東西,順便換外面的牛皮,咱自己過去貿易,更賺錢。”

里長不去想別的事情,他更專注於如何快快發展,牛皮用來當密封材料優於其他的皮革。

“派,派人造船,早造好船隊,大明百姓早吃肉,實在不行咱用船去海里撈魚,也是肉哇!”

朱元璋決定繼續加大投入,他已經學到,別看肥肉百姓愛吃,瘦肉吃多了後比肥肉還好,也長膘。

肥肉長得快一點,其實瘦肉對於幹活的人來說補充才好呢!尤其是用素油做,再加點糖,比如鍋包肉。

鍋包肉裡全是瘦肉,用的裡脊,裹上糊炸三次,最後用放了糖和醋的汁一翻,真好吃。

海魚清蒸、紅燒,同樣香,即便是海魚乾,泡發好了蒸,吃著解饞。

像現在大臣和宮裡的人,對肥肉的需求漸漸減少,以前直接煮了肥肉,蘸點鹽吃也香,現在不行,噁心。

得做成川白肉、回鍋肉、燉菜、梅菜扣肉、粉蒸肉、廖糟肉……

反正不能得讓人吃著不膩才行,要麼乾脆包餡,灌香腸似乎也不錯。

朱元璋想著多弄魚,海里的魚數不過來,蒸汽機的船速度快、裝的東西多,半夜出去帶著燈誘魚,早上回來,要麼凌晨天不亮出去,下午、傍晚回來。

附近的大臣聽到,知道朝廷的重心開始轉移,向海洋傾斜,不需要勞民傷財,動用的全是工匠。

尋常的百姓日常該幹什麼還幹什麼,然後是大明水師的將士,他們要多多學習,尤其是航海知識。

以前出海看個指南針和星星什麼的,海圖很簡陋,不過去周圍的地方沒問題,又不是大明才開始與夷人貿易。

如今變了,更多的學問需要掌握,還有新的裝置得熟練應用。

……

一頓午飯吃完,下午四點了,喝得舒服的大臣乘小火車去西華門,他們的跟班、小廝什麼的在那邊休息吃飯,等著他們。

大量的飯菜給他們裝進食盒,跟班接過籃子,大家回家。

朱元璋留下,跟村子裡的人散步。

“咱的寶鈔發出來了,這兩日如何”朱元璋始終沒問,怕結果不好,忍著。

“陛下放心,有村子擔保,百姓願意換。”里長保證,正月十六才開始拿出來的寶鈔,正在逐步應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